“……同志们,”
周惟清目光扫过与会各部门、各乡镇负责人,“暴雨灾害,是对我们的一次突击考验。
但脱贫工作,是我们必须打赢的攻坚战,是检验我们所有工作成效的试金石。
省里的初步评估在即,我们不能因为救灾而松懈,更不能心存侥幸。”
他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各项指标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底线,要反复核验,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产业扶贫的成效,就业帮扶的落实情况,群众的口碑和满意度,这些都是评估的重点。”
何明辉书记补充道:“惟清县长说得对。
这次评估,既是对我们过去几年和去年一年我们努力结果进行检验,也关系到英林能否如期摘帽,更关系到全县干部群众的心血能否得到认可。
我们要把灾后重建中展现出来的‘英林精神’,融入到迎检工作中,展现我们英林干部过硬的工作作风和扎实的工作成效。”
会议结束后,周惟清回到办公室,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
夏云州跟进来,递上一份文件:“县长,这是扶贫办刚汇总上来的最新数据,还有各乡镇报上来的迎检准备情况。”
周惟清接过文件,快翻阅着,问道:“几个重点村,尤其是之前基础比较薄弱的,都再排查过了吗?”
“都排查过了。
住建局牵头对全县贫困户住房又进行了一次安全鉴定;教育局确保了无因贫辍学学生;卫健委和医保局也复核了医疗保障情况。
目前看,‘三保障’方面没有问题。”
秘书汇报。
“产业和就业呢?”
周惟清头也不抬地问。
“特色产业展中心和农业局那边,姜课长和他们已经把各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的数据重新核实了,包括这次受灾的影响和恢复后的预期,都做了详细说明。
人社局的公益性岗位和劳务输出数据也更新了。”
周惟清点点头,揉了揉眉心:“数据是基础,关键还要看群众认不认可。
通知下去,所有帮扶干部这几天要再下沉一次,不仅仅是核对数据,更要和群众多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困难。”
“好的,我马上通知。”
姜南星带领的特色产业展中心,自然也承担着迎检的重任。
他们的产业扶贫成效,是英林县脱贫工作最亮眼的成绩单之一。
姜南星带着曾欢、徐子航等人,直接扎到了基层。
在东河村的茶园,他们和村支书郑正国、茶叶合作社负责人一起,走访了几户在合作社务工的贫困户。
“老李叔,今年在茶园干活,收入怎么样?比以前自己种地强点不?”
姜南星笑着问一位正在修剪茶树的老人。
老人停下手中的活计,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姜主任,强多喽!
我在合作社干活,一年下来能拿小两万哩!
比以前看天吃饭强多了!
家里娃娃上学的钱,老伴吃药的钱,都有着落咯!”
“那就好。”
姜南星点点头,又对老陈说,“郑书记,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具体台账,一定要清晰,每笔分红、每份工资都要有据可查。”
“放心吧,姜课长,”
老陈拍着胸脯,“咱们的账目清楚得很,县里审计都来过好几次了。”
在杨树镇阳光绿谷,尽管还在恢复期,姜南星也重点关注了项目吸纳当地贫困劳动力的情况。
“我们项目长期雇佣的本地员工中,有百分之三十是建档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