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二:食堂小包间的晚餐
晚上八点,姜南星准时来到食堂的小包间。
周惟清已经等在那里,桌上摆着两荤一素一汤,都是她喜欢的清淡口味。
“快坐下吃,菜刚热过。”
周惟清给她盛好饭。
“谢谢。”
姜南星确实饿了,拿起筷子吃了几口,才感觉缓过劲来。
“牡丹项目推进得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周惟清一边给她夹菜,一边问。
“挺顺利的。”
姜南星咽下口中的食物,兴致勃勃地跟他分享,“省农科院那边很支持,答应派专家过来实地指导。
曾欢整理的产业报告初稿我看过了,非常棒,把市场前景分析得很透彻。
子航划定的核心种植区,我们明天就去实地核对。
就是……”
“就是什么?”
周惟清捕捉到她一丝细微的犹豫。
“就是觉得压力有点大,”
姜南星放下筷子,叹了口气,“这个项目是我们中心主推的,万一……万一后续招商引资不顺利,或者种植过程中出现问题,感觉对不起大家的努力,也辜负了你的期望。”
周惟清看着她微微蹙起的眉头,心中怜惜。
他伸手越过桌面,握住她的手,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南星,记住,没有任何一个项目是能保证百分百成功的。
我们尽力去做,把基础打牢,把服务做好,就问心无愧。
我相信你的专业判断,也相信你们团队的能力。
即使过程中有波折,那也是宝贵的经验。
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嗯?”
他的话语像定心丸,有效地安抚了姜南星的情绪。
她反手握了握他的手,展颜一笑:“嗯,我知道了。
我会努力的。”
“不是努力,是享受这个过程。”
周惟清纠正道,眼神宠溺,“看着一个可能改变一方百姓生活的产业,从无到有,从构想变成现实,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不是吗?”
姜南星用力点头,他的话总能说到她心坎里。
(四)京华召唤:紧张与期待
就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时,国庆假期悄然临近。
周惟清的母亲几乎每天一个电话,催促他务必带着姜南星回北京。
老人的期盼之情,隔着电话线都能感受到。
国庆节前一天的晚上,周惟清和姜南星在外面简单吃了晚饭,一起回到了姜南星的住处。
屋内灯光温暖,充满了生活气息。
两人相依在沙上,姜南星靠在周惟清的怀里,享受着忙碌间隙的宁静。
周惟清把玩着她纤细的手指,状似随意地开口:“南星,明天早上九点的飞机,回北京。
机票我已经订好了。”
姜南星在他怀里轻轻动了一下,抬起头,看着他线条分明的下颌:“嗯,我知道。
我跟我爸妈说过了,他们……有点紧张,但更多的是高兴。
叮嘱了我好多,什么要有礼貌啊,别失礼啊……”
她说着,自己都忍不住笑了,可笑容里还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
周惟清低头,看着她清澈眼眸中那抹隐藏的不安,心中软成一片。
他收紧手臂,让她更贴近自己,下巴抵着她的顶,声音放得极柔:“是不是有些害怕?”
姜南星在他怀里沉默了几秒,然后老实地点了点头,声音闷闷地传来:“嗯……有一点。”
她顿了顿,试图解释这种情绪,“虽然知道你父母都是很好、很开明的人,可是……毕竟不一样。
那是你家,是你长大的地方,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