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腹地与专业碰撞(第二至四天)
接下来的几天,考察行程密集而深入。
考察团兵分几路,在相关县领导和部门负责人陪同下,深入金铺镇、杏林乡等多个乡镇,实地考察了不同规模、不同品种的药材种植基地。
·技术组的严谨:瑞康的技术专家们对土壤、水源、空气质量进行了随机抽样,详细记录不同地块的经纬度、海拔、坡度、光照等数据。
他们与姜南星带领的中心技术团队进行了多轮深入的技术研讨,从gap(良好农业规范)种植标准,到有效成分含量分析,再到仓储、初加工环节的标准化,讨论得非常深入,有时甚至堪称激烈。
姜南星和她的团队准备充分,用扎实的数据和实践经验应对挑战,赢得了瑞康技术专家的尊重。
·市场与供应链组的审视:另一组负责市场和供应链的成员,则重点关注产业配套和物流条件。
他们考察了县里的物流集散中心、冷链仓储设施,与当地的合作社负责人、运输大户座谈,详细了解现有的销售渠道、运输成本和时间。
招商局和交通运输局的负责人全程陪同,耐心解答问题,并提供了一系列优化物流方案的建议。
·周惟清的统筹与姜南星的支撑:周惟清作为总协调人,需要穿梭于各个考察点之间,把握整体节奏,及时解决突问题。
他的身影出现在田间地头,出现在座谈现场,出现在深夜的协调会上。
他冷静、果断的处事风格,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姜南星则如同坚实的后盾,无论考察团提出多么专业或细致的问题,她总能迅调取数据或给出专业解释。
两人在工作中的配合天衣无缝,一个把握宏观战略和协调资源,一个提供微观技术支持和细节支撑,这种默契不仅体现在公开场合的眼神交流和工作衔接上,更体现在每晚工作结束后,两人简短的通话或信息交流中,互相通报情况,互相打气。
·乡镇干部与乡亲们的热忱:所到之处,乡镇干部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和执行力,对辖区情况了如指掌。
乡亲们更是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着欢迎,有的端出自家种的瓜果,有的热情邀请考察团成员到家里喝茶歇脚,言语间充满了对项目落地的期盼。
“有了你们大企业,我们这山沟沟里的宝贝就能变成金疙瘩了!”
这种自内心的拥护,成为了打动考察团的重要情感因素。
中期小结与初步肯定(第五天)
第一周考察结束前,瑞康考察团内部召开了一次中期小结会。
英林县方面,何明辉、周惟清、夏云州等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列席旁听。
各位考察小组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初步考察印象。
技术组肯定了英林县药材资源的禀赋和部分种植户的技术水平,但也指出了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部分地块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市场组认可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和物流改善计划,但对远期市场风险提出了担忧;投资组则对投资回报周期、政策稳定性进行了质询。
李总在总结言中,态度审慎而积极:“经过一周的深入考察,我们看到了英林县确实具备展优质中药材产业的良好基础。
特别是政府的决心、干部的作风和群众的热情,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当然,也看到了一些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挑战。
接下来的一周,我们将重点聚焦于产业园地块的详细规划、投资模型的精细化测算以及合作模式的具体磋商。”
虽然没有任何承诺,但“印象深刻”
和“积极”
等词语的运用,让英林县在场的每一位干部都暗暗松了一口气,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何明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