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和配合工作,夏云州则负责具体落实,第一时间通知了姜南星和中心另外两位精通农业土壤和作物栽培的骨干同事,要求他们全程陪同,务必确保省里的专家团队此行顺利、高效,拿到最准确的一手数据。
第二天,省农科院的专家车队准时抵达。
带队的是一位资深的土壤学教授,姓李,头花白,精神矍铄,同行的还有几位年轻的博士和技术人员。
简单的寒暄过后,团队便不顾舟车劳顿,直接提出要赶往河谷镇现场。
夏云州、姜南星等人立刻陪同前往。
车子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窗外的景色从城镇逐渐变为连绵的丘陵和梯田。
到达目的地后,专家们迅开展工作。
他们选取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不仅限于之前报告中提到的区域,还根据地形、坡向、植被覆盖等情况增加了采样密度。
姜南星和中心的同事在一旁协助,记录点位信息、帮忙搬运器材、介绍当地的基本情况。
李教授一边观察土壤剖面,一边不时地向姜南星提问:“小姑娘,你们之前测的ph值是在这个深度取的样吗?”
“这片区域的降雨量常年大概是多少?”
“冬季最低气温能到多少?”
姜南星均能依据之前的调研数据和对当地的了解,清晰准确地回答,其专业和细致给专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采样工作持续了大半天,专家们严谨的态度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们不仅取了土样,还采集了周边的水源样本,甚至对当地的微气候环境做了初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