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南星闻声抬起头,有些不解地看着他突然变得格外锐利和兴奋的眼神。
“我一直在想,像河谷镇那些地形破碎的地方,传统农业出路在哪里。
看到这里,我忽然有个想法!”
周惟清语略快,但条理清晰,“交通不便、无法机械化,种粮效益低,这确实是劣势。
但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恰恰因为不便,这里保留了最原生态的梯田景观,这就是独一无二的优势!”
他目光灼灼,继续阐述:“如果我们引导农户,不执着于粮食产量,而是将这片梯田本身作为‘产品’来打造?展观光农业,吸引游客来看花、来看景、来体验农耕文化!
春天油菜花,夏天水稻绿,秋天丰收黄,甚至可以规划不同图案!
这样一来,土地的价值就不再仅仅局限于产出的那点粮食,而是整片风景带来的旅游收益!
这是不是一条化劣势为优势的新路子?”
他越说越觉得思路清晰,眼眸中闪烁着智慧与实干交织的光芒,完全沉浸在了这份突如其来的规划蓝图中。
姜南星静静地听着,从一开始的疑惑,逐渐变为恍然,最后化为满满的惊叹和敬佩。
她仰头看着身边这个男人,他站在灿烂的油菜花海中,谈论的却不是风月,而是如何让这片土地焕新的生机,如何为生活在其上的人们找到更好的活法。
他的视野、他的格局、他时刻心系百姓福祉的责任感,在此刻显得如此耀眼夺目。
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小星星,那是自内心的钦佩与欣赏。
她用力地点点头,声音清脆而肯定:“惟清,你这个想法太棒了!
真的!
这完全跳出了传统农业的思维框架,是真的点石成金!
如果真能实现,不仅河谷片区,我们县很多类似的山区都能找到新的展模式了!”
她的认同和敬佩,如同最好的催化剂,让周惟清心中的构想变得更加坚定和清晰。
在这片无心邂逅的花海里,一个或许能改变许多乡村命运的新思路,正悄然萌芽。
从令人沉醉的油菜花山谷中漫步而下,时间已近下午一点。
两人驱车来到了邻县新近打造的特色旅游商业街。
街道两旁的建筑统一保持着古朴雅致的风格,青砖灰瓦,飞檐翘角,既有传统韵味,又整洁有序。
街道上店铺林立,有各色各样的手工艺品店、飘着食物香气的餐厅、售卖当地特色农副产品的铺子,人来人往,颇为热闹。
他们找了一家看起来干净舒适的本地菜馆解决了午餐。
饭后,便悠闲地徜徉在这条充满烟火气的商业街上。
姜南星对那些精巧的手工制品和地道土特产很感兴趣,一会儿拿起一个编织精巧的小篮子看看,一会儿又对着一罐色泽纯正的野生蜂蜜询问。
周惟清始终耐心地陪在她身边,偶尔给出建议,最后更是主动帮她提过了所有买下的东西——几样别致的手工小摆件、好几包当地特色的笋干、菌菇,还有一瓶看着不错的土酿米酒。
逛得差不多了,时间指向下午三点左右,他们便提着大包小包的战利品上车,踏上了返回英林县的路途。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返程的公路上,车内放着舒缓的音乐。
就在这时,姜南星的手机响了起来,来电显示是好友林知意。
“喂,知意?”
“星星!
在哪儿呢?我们从老家回来啦!
晚上一起吃饭呗?我正准备去你家找你呢!”
林知意活泼的声音从听筒里传出来。
姜南星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身旁开车的周惟清,回答道:“我不在家呢。”
“嗯?那你在哪儿?快说,是不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