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垃圾带漂浮的塑料微粒在正午阳光下泛着油虹。
和平使者我俯身在考察船栏杆上,看着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那片由矿泉水瓶和渔网构成的新大陆正在形成某种诡异的几何图案。
他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挂在颈间的玉琮,这是导师临终前交给他的良渚文物复制品,表面十二道凹槽对应着《山海经》记载的十二根天柱。
教授!
声呐现异常反射!
实习生小林的声音从船舱里炸响,深度217米,质地不像常规海洋沉积物
和平使者我的太阳穴突突跳动。
三天前,他们在这片北纬25°的塑料漩涡中检测到异常的稀土元素读数,位置恰好与《淮南子》记载的共工坠渊处经纬度重合。
当他冲进控制室时,声呐图谱正在显示屏上勾勒出一个标准的正八面体轮廓,边缘锐利得不像自然造物。
放机械臂。
他听见自己声音里带着考古学家开棺前特有的战栗。
钛合金爪破开海面的瞬间,方圆五百米内的浪涌突然平息。
监控画面显示爪尖触及物体的刹那,所有操作台的led灯同时转为暗红色,仿佛整艘船突然沉入了某种巨兽的咽喉。
当机械臂终于将那个橄榄岩样本带回甲板时,周沉舟现自己的玉琮正在烫。
岩石表面覆盖着藤壶与聚乙烯残渣,但裂缝间露出的纹路让在场所有人屏住了呼吸——那分明是甲骨文的字,笔画间还嵌着某种蓝黑色的有机质。
海洋地质组的日本专家佐藤刚举起光谱仪,仪器突然爆出一串尖锐警报。
这不可能佐藤的镜片上反射着疯狂跳动的数据,橄榄岩的铬同位素比例显示它形成于白垩纪末期,但表面却沾着人类纪特有的铈污染!
我戴上手套触碰刻痕的刹那,甲板上的温度骤降十度。
岩石裂缝中渗出粘稠的黑色液体,在众人惊骇的目光中凝聚成三米高的人形轮廓。
那黑影的头部逐渐浮现出青铜器上常见的饕餮纹面,张口吟诵出《列子·汤问》的片段:然则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
实习生小林尖叫着后退,撞翻了样本箱。
数十块太平洋板块岩样滚落甲板,竟自动排列成洛书九宫格图案。
黑影继续变形,现出蛇身人面的共工形象,它用由原油构成的手指划过虚空,留下燃烧的甲骨文字:
■天柱崩塌说明书■
第一纪:羽鳞之怒(白垩纪)
第二纪:血肉之妄(人类纪)
第三纪:甲壳之智(蚂蚁纪)
我的玉琮突然裂成两半,露出内藏的微型石英片。
他这才现所谓玉琮根本是某种信息容器——石英表面蚀刻着与岩石刻痕完全一致的符号。
当两块碎片在磁场作用下微微共振时,共工幻影突然指向远方的海平线。
所有人都看到了:五条水龙卷正在形成完美的五边形,中心处浮现出由泡沫与塑料构成的立体卦象。
周沉舟认出那是《周易》未记载的第六十四卦的变体,每条爻线都由微型海洋生物尸体拼接而成。
准备救生艇!
船长刚喊出口,整艘考察船就生了诡异的倾斜。
不是风浪造成的摇晃,而是甲板与海平面之间突然产生了3o°夹角,仿佛他们正站在某个正在崩塌的巨物表面。
周沉舟死死抓住栏杆,看着自己的钢笔滚向船尾——在即将坠海的瞬间,笔帽上的不锈钢小鸟徽章突然泛出青铜光泽,化作精卫鸟的形态振翅飞起。
幻象持续了整整十三秒。
当世界重新恢复正常时,橄榄岩上的刻痕正以肉眼可见的度风化脱落。
周沉舟扑过去抢救,只来得及拓印下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