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那边到底啥情况?冯盎真那么难缠?”
“难缠倒不至于,就是…规矩自成一体。
如今朝廷这架势,怕是容不下他了。
咱们得早做打算,看看能不能搭上秦族或者朝廷新派的官儿这条线…”
“对!
听说秦族做生意手段厉害得很!
龙原那些好东西,要是能贩到岭南,再转手南洋…这利润…”
甚至连西市那些嗅觉敏锐的胡商,也围在一起,用各种口音的官话讨论着。
“萨宝,大唐皇帝陛下,要向南方用兵了?那个流求岛,听说盛产香料、珍珠?”
“是个机会!
我们的船,或许可以跟着大唐的水师,去更南边看看…”
“要赶紧备货!
琉璃器、金银器、香料…大唐的贵人将军们到了新地方,总要赏赐、交际…”
底层百姓的讨论则更为朴实:
“打仗了?又要征兵征粮吗?”
“嗨!
你看清楚,是去海外荒岛,又不在中原打!
听说还是秦族那帮好汉当先锋,估计用不着咱们老百姓。”
“要是真能把岭南经营好了,是不是以后荔枝、龙眼就能便宜点?听说那边水果多得吃不完呐!”
“你想得美!
不过…要是商路通了,咱们的布匹、粮食能卖过去,换点稀罕物回来,倒也是好事。”
一份报纸,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
从权贵到商贾,从士子到平民,整个长安,乃至消息正在快传播的洛阳、扬州等大城市,都在热烈地讨论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南征”
。
尽管大多数人并不完全理解背后的深意,但所有人都隐约感觉到,大唐的国策,正在生一次重大的转向,一个属于南方的时代,或许即将开启。
而嗅觉最灵敏的商人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行动,准备跟随王师的脚步,去开拓那片充满未知与想象的财富之地。
《大唐民报》的这一次报道,不仅宣告了一次军事行动,更像是一声令枪,引爆了整个帝国商业脉搏的加跳动。
南下的,不仅仅是军队,更是一股无法阻挡的、追求财富与机遇的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