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田之事,更要加紧!”
秦哲继续部署,“土豆、红薯、玉米,这些高产作物,要大力推广种植。
鼓励民间畜牧养殖。
我们要力争在两年内,实现北疆军粮肉食的基本自给自足!
不再过度依赖关内转运!”
“军工坊的产能也要提升!
水泥、砖瓦、军械…尤其是诸葛弩箭和配套箭矢的储备,要足够支撑一场大战的消耗!”
秦哲目光扫过众将,语气斩钉截铁:“总之一句话:利用北疆相对安定的这段宝贵时间,把我们自己变得更强!
兵要更精,粮要更足,器要更利!
要让朝廷,让陛下看到,即便没有中枢持续不断的输血,我们北疆军团,也能自成体系,独当一面!
甚至…成为帝国开拓的最强铁拳!”
“臣等明白!”
众将齐声应道,眼中充满了昂扬的斗志。
他们清楚,秦王殿下这是在为未来可能的大动作积蓄力量。
“好了,各自去忙吧。”
秦哲挥挥手,“仁贵,你留下。”
众将行礼退下,只剩下薛仁贵留在帐中。
秦哲看着这位日益沉稳的少年将领,拍了拍他的肩膀:“北疆暂时无大战,但你小子不能闲着。
新兵训练,你跟着叔宝和懋功多学多看。
另外,抽空带一支精干小队,向北、向西,给我仔细勘察地形!
绘制更精细的舆图!
哪里可以设伏,哪里可以屯兵,哪里水源充足,都要给我摸清楚!
将来…有大用!”
“末将领命!”
薛仁贵挺直胸膛,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秦哲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地图上岭南的方向,目光深邃。
北疆已初成砥柱,而帝国的棋局,已悄然指向南方那片充满未知与机遇的土地。
一场围绕岭南的谋划,即将在长安的御书房内,由那位神秘的二爷秦杨,向皇帝陛下徐徐展开。
而北疆的铁与火,则在积蓄中,等待着未来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