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学问,必须以龙原认可的“实用”
标准来呈现。
孔颖达闻言,脸色更是白了白,嘴唇动了动,最终却化作一声无声的叹息,颓然垂下了目光。
他知道,陛下此举,既是给了百家机会,更是用龙原那套可怕的“实用”
标准,为所有学问套上了统一的辔头,确保了最终的导向绝不会偏离陛下与秦王规划的强国轨道。
儒家独尊的时代,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臣等…遵旨!
陛下圣明!”
房玄龄、杜如晦率先躬身领命。
“我等…谨遵陛下圣谕!”
百家代表相互看了看,也纷纷躬身应诺。
形势比人强,能有机会传播学问,已属万幸,无人敢在此时挑战皇帝的权威和龙原的审核权。
“好!”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脸上重新露出笑容,“望诸位精诚合作,各展所长,尽快将尔等毕生所学,化为有益于国家百姓的实用之学,奔赴各州县学堂,成为教书育人的先生!
待他日,朕开设新科取士,考的,便是这百家实用之学!
届时,便是诸位学问真正扬光大,为国效力之时!
散朝!”
“臣等恭送陛下!
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声中,李世民转身离去,留下满殿神色各异的百官与百家。
一场深刻影响大唐文化教育走向的变革,就在这激烈的辩论与帝王最终的强势定调中,尘埃落定。
诸子百家,终于正式登上了大唐的政治舞台,却注定只能在“实用”
二字与龙原的监督下,为帝国的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儒家独尊的旧梦,至此彻底破碎。
新时代的学风,已然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