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御书房。
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平日里宽敞明亮的书房,此刻却因挤满了人而显得压抑逼仄。
李世民端坐于御案之后,面色冷峻如冰,目光锐利如刀,缓缓扫过下方黑压压跪倒一片的人群。
这些人,无一不是身着紫袍玉带、往日里在朝堂上趾高气扬、一言九鼎的世家门阀家主或核心人物。
长孙无忌赫然跪在最前方,脸色灰败,额头冷汗涔涔,往日的气度荡然无存。
他的身后,是博陵崔氏、荥阳郑氏、赵郡李氏、太原王氏…等一众关陇、山东顶级门阀的代表,个个面色惶恐,如丧考妣。
空气中弥漫着恐惧、悔恨、以及一丝不甘的绝望。
“陛下!
陛下开恩啊!”
一位崔家的老族老率先忍不住,以头抢地,声音凄惶,“我博陵崔氏…知错了!
万万不敢再阻挠朝廷用人!
恳请陛下…恳请陛下念在崔氏世代忠良,向龙原秦二爷美言几句…恢复…恢复供货吧!
家族上下数千口人,指望着那些产业过活啊陛下!”
“陛下!
我荥阳郑氏也知罪了!”
另一人紧接着哭嚎道,“都是那郑元安猪油蒙了心!
已被家族重重责罚,圈禁宗祠!
求陛下宽宥!
郑氏愿…愿捐出半数家产,充盈国库,只求…只求一条活路啊!”
“陛下!”
“吾等知错了!”
“求陛下垂怜!”
一时间,哭求之声,响成一片。
这些往日里高高在上、视寒门如草芥的世家勋贵,此刻却如同待宰的羔羊,哀鸣不已。
御座之上,李世民面无表情,只是冷冷地看着他们表演,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光滑的紫檀木桌面,出笃…笃…笃…的轻响。
这声音,如同催命的鼓点,敲在每个人的心上,让他们更加心惊肉跳。
良久,直到哭求声渐渐低落下去,只剩下压抑的抽泣,李世民才缓缓开口。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浸入骨髓的寒意:
“现在…知道来求朕了?”
他微微前倾身体,目光如同实质般压在众人身上:“早干什么去了?”
“朕给你们路,给你们脸面。
让你们交出九成家产,留你们体面,做个富家翁。
甚至…让辅机执掌商会,予你们些许便利。
可你们呢?”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你们是怎么回报朕的?!”
“朕要推行新政,选拔寒门,治理朔州,稳固北疆!
这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大事!
你们呢?!
一个个跳出来,跟朕讲什么狗屁‘体统’!
论什么狗屁‘资历’!
千方百计要把你们的人塞进去!
你们想干什么?!
真以为朕是泥捏的?真以为这大唐天下,还是你们几家说了算?!”
“陛下息怒!
臣等万万不敢!”
众人吓得魂飞魄散,连连磕头。
“不敢?”
李世民冷笑一声,“朕看你们敢得很!
倚老卖老,抱残守缺!
除了拿着那本《周礼》故纸堆里的规矩来戏弄朕,束缚天下,你们还会干什么?!
朕要的是能干实事的官!
是能修路、治水、劝农、兴商、断案、安民的干吏!
不管他是世家子弟,还是寒门出身!
只要有才,只要肯为大唐出力,朕就用!”
他猛地一拍桌子:“可你们!
偏偏要挡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