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领了圣命,丝毫不敢耽搁,出了皇城便策马直奔龙原。
一路上,他脑中飞盘算着两万士子的安置、考场的布置、考题的征集…千头万绪,压力如山。
此刻,他无比需要那个总能以奇思妙想打破常规的秦杨来拿个主意。
龙原内,依旧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房玄龄在红棍的指引下,径直找到了正在打铁工坊里,光着膀子、抡着大锤跟铁砧李一起敲打一块通红钢坯的秦杨。
“房相?您怎么来了?可是陛下有急事?”
秦杨见房玄龄行色匆匆,满头大汗,放下大锤,抓起汗巾擦了把脸问道。
房玄龄也顾不上寒暄,将两万士子涌向长安、朝廷措手不及、陛下命百家出题以及人手场地严重不足的情况,快说了一遍。
秦杨听着,那双总是带着几分不羁和精明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他非但没有感到棘手,反而咧嘴笑了起来,露出两排白牙。
“两万人?哈哈哈!
好事啊!
天大的好事!”
他用力一拍大腿,“这说明咱们《大唐报》和廉价书籍这步棋走对了!
民心可用,人才济济啊!”
他搓着手,在叮当作响的工坊里踱了两步,思路清晰地说道:“房相,您别急。
这事儿,就得这么办!”
“先,出题!”
秦杨伸出第一根手指,“陛下让国子监和格物院的博士们出题,思路是对的,但光他们不够!
您立刻派人,把所有被召集出题的博士、大贤,不管他是儒家的、墨家的、医家的、算家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部请到我这龙原来!”
“来龙原?”
房玄龄一愣。
“对!”
秦杨重重点头,脸上带着绝对的自信,“就在这儿!
我龙原有的是地方!
让他们现场出题,现场讨论,现场审定!
我让我手下各组的组长——教授陈、教授黄、孙思邈和针头刘…都去陪着!
咱们秦族替他们把把关!
看看他们出的题是真能考出实干之才,还是依旧那些掉书袋、穷酸腐的玩意儿!
务必要务实、新颖、接地气!”
房玄龄闻言,眼中顿时爆出惊喜的光芒!
这主意太好了!
让那些传统学者与龙原这些精通实务的“怪才”
碰撞,定然能出精品!
还能极大提高效率!
“其次,考场!”
秦杨伸出第二根手指,“长安城里修路,乱糟糟的,确实不合适。
陛下安排去军营,很好!
但两万人,一个军营肯定不够!”
他看向房玄龄,语飞快:“这样,您立刻协调李靖大将军和程咬金、尉迟恭等各位将军,将长安城外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凡是能腾出来的大营演武场,全部给老子征用了!
搭建临时考棚,划分区域!
这事,必须快!”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
秦杨猛地一挥手,眼中闪烁着雷厉风行的光芒,“两万人挤在一起,文试组织起来太麻烦,容易出乱子。
咱们得分开考!”
“明天!
就明天!”
他语气斩钉截铁,“先把武举给办了!”
“明天?武举?”
房玄龄又是一惊,“这…这未免太过仓促?武举章程、考官、项目都还未定…”
“定个屁章程!”
秦杨一摆手,带着江湖大佬般的爽利和霸气,“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武举要考什么?无非弓马骑射、刀枪棍棒、力气胆识!
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