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火锅安置在八仙桌中央,炭火正旺,清汤与红油汤底翻滚,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御书房。
各种新鲜的肉片、蔬菜、菌菇、豆腐等琳琅满目地摆了一圈。
李世民亲自拍开酒坛泥封,一股浓郁醇厚、带着独特焦香味的酒气顿时喷涌而出!
他深深吸了一口,赞道:“好酒!
果然名不虚传!”
随即拿起两个玉杯,满满斟上。
那酒液清澈如水,却散着惊人的烈度。
“来,王兄!
先满饮此杯,为我大唐今日之盛况!”
李世民举起酒杯。
“臣,敬陛下!”
李孝恭也激动地举起杯。
两人一碰杯,仰头一饮而尽!
“哈——!”
一股火线从喉咙直烧到胃里,李孝恭忍不住哈出一口热气,脸瞬间就红了半截,咂舌道:“够劲!
真乃烈酒!
这才是男人该喝的酒”
李世民也是脸色微红,却大呼过瘾:“痛快!
比宫里的御酒痛快多了!
来,王兄,涮肉!
这寒冬…呃,这盛夏里围着火炉吃火锅,别有一番风味!
哈哈!
咱们也别管什么盛夏和寒冬了,干就完了!”
君臣二人便在这庄严肃穆的御书房里,毫无顾忌地围着八仙桌,挽起袖子,涮着羊肉,喝着烈酒,气氛热烈得如同市井酒肆。
几杯酒下肚,话匣子更是彻底打开。
李孝恭夹起一筷子鲜嫩的羊肉,在翻滚的红汤里涮了涮,蘸上麻酱塞入口中,满足地叹了口气,感慨道:“陛下,臣…臣至今仍觉如同梦中。
想想一年半之前,我等还在为突厥兵十万临城下而忧心忡忡,为国内世家掣肘、百姓困苦而焦头烂额。
可如今…北疆已定,互市将开,寒门蜂拥,新政畅行…这…这简直就是翻天覆地啊!
臣仿佛已经看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就在眼前了!
这一切,皆赖陛下圣明,天命所归!
眼眶湿润”
李世民正夹起一片毛肚在汤里“七上八下”
,闻言,却摇了摇头,他将烫好的毛肚放进李孝恭的碗里,语气真诚而凝重:
“王兄,此言差矣!”
他放下筷子,正视着李孝恭,目光清澈而坚定:“你切莫把功劳都推到朕一人头上。
朕…没那么大本事。”
他指着桌上的火锅和酒坛:“就说这火锅,这‘神仙倒’,没有龙原那些奇思妙想和巧夺天工,你我今日能在这御书房享用?”
他指着窗外,仿佛能看到遥远的朔州:“没有秦兄在北疆浴血奋战、奇谋迭出,没有他麾下那些…那些‘红棍’们不眠不休地筑城,没有魏征那铁面无私地推行新政,朔方能是今天这个局面?”
他又指着刚才房玄龄等人离去的方向:“没有玄龄、克明、辅机他们,还有六部红棍和九寺万千官吏日夜操劳,这帝国机器能运转如飞?能应对这两万士子的冲击?”
最后,他指着那盘羊肉:“更没有天下千千万万的农夫牧人、工匠商贾,辛勤劳作,纳税服役,你我又何来这锦衣玉食,何来底气去开创什么盛世?”
李世民端起酒杯,语气深沉而充满力量:“大唐的盛世,绝非朕一人之功,甚至不是我们君臣几人所能独力创造的。”
“它是…”
他目光扫过书房内的一切,仿佛穿透了远方,“…是像秦兄那样敢为人先的猛士,用血与火开辟出来的!”
“是像魏征那样刚正不阿的直臣,用铁与律锻造出来的!”
“是像房杜那样兢兢业业的能吏,用智慧与汗水构筑起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