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殿内,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面上。
李世民刚用过早膳,正一边喝着茶,一边翻阅着几份由中书省呈送来的日常奏疏。
内侍监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份还散着淡淡墨香的报纸,躬身禀道:“大家,今日的《大唐报》…似乎与往日…大不相同。
房相与杜相特命奴婢呈送御览,言道…请陛下务必一观。”
“哦?”
李世民放下茶盏,微微挑眉,接过报纸,“玄龄和克明都特意送来?倒是稀奇。”
他展开那份厚实了许多的报纸,目光习惯性地扫向头版,准备看看又布了哪些新政令或战报。
然而,下一刻,他脸上的闲适瞬间凝固,瞳孔猛地收缩!
“《万家美食》专栏:肉夹馍、胡辣汤家传秘制技法大公开?”
李世民难以置信地念出那个巨大的标题,声音都拔高了几分,“公开?!
秦杨那小子…把朱雀门小吃街赚钱的根子给刨了?!
他疯了不成?!”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内侍监,语气带着惊疑:“这…这真是今日的《大唐报》?不是有人仿印的?”
内侍监连忙躬身:“回大家,千真万确!
如今满长安城都在热议,报童沿街叫卖,人手一份…”
李世民顾不上听他多说,目光急下移,掠过那《市井招贴》的招工招租广告,眉头越皱越紧;又看到那《趣闻轶事》板块里那些“某尚书”
、“某才子”
的风流韵事和惧内趣闻,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胡闹!
简直是胡闹!”
他忍不住低声斥责了一句,“朝廷喉舌,竟如市井小报般登载这些…这些捕风捉影、伤风败俗的东西!
成何体统!”
他几乎要拍案而起,下令彻查是谁如此胆大妄为。
然而,就在他的怒火即将升腾之时,他的目光猛地定格在了副刊版块的那边塞诗上!
《闻朔方大捷兼悯边民》——刘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朔风卷地吹白骨,互市新城起荒滩。
莫道边民只识苦,肉香终散长安寒!”
李世民的声音从最初的愠怒,到念出前四句时的震惊与欣赏,再到念出后四句时的愕然、沉思,最终化为深深的震撼与恍然!
他捧着报纸,保持着阅读的姿势,足足愣了十几息的时间!
殿内落针可闻,内侍监连呼吸都放轻了。
“肉香终散长安寒…肉香终散长安寒…”
李世民反复咀嚼着这最后一句,眼中的怒火早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光芒——有震惊,有钦佩,有深思,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明悟!
“陛下?”
一个声音从殿门口传来。
河间郡王李孝恭刚奉命进宫议事,见到李世民这般失神模样,不由得轻声唤道。
李世民猛地回过神,深吸一口气,将手中的报纸递给李孝恭,语气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慨:“王兄,你来得正好!
快!
看看这个!
看看我大唐的报纸…看看秦族的人…都在干什么!”
李孝恭疑惑地接过报纸,快浏览起来。
他的反应与李世民几乎如出一辙:先是看到公开秘方时的错愕不解“这…自断财路?”
,看到八卦板块时的皱眉不悦“有失体统!
,最后看到那诗时,尤其是最后两句,整个人也彻底愣住,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这…这诗…这…”
李孝恭抬起头,看向李世民,声音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