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 第204章 稚子朗朗诵奇文 秦学初显惊朝堂

第204章 稚子朗朗诵奇文 秦学初显惊朝堂(1 / 3)

龙原中心广场上,阳光正好,微风和煦。

一群半大的小子们挺直了腰板站成一排,脸上带着混合着紧张和自豪的红晕。

他们的父亲、祖父——大唐最顶尖的一群权贵,则围站在前方,目光中充满了惊讶、好奇与难以言喻的期待。

秦哲拍了拍程处默结实的肩膀,笑着对众人道:“老爷子,老李,各位国公、宰相,光看这小子们皮实了不算啥,得听听他们肚子里装了点啥新墨水没。

来,处默,给你爹、给陛下、给太上皇,还有各位叔伯,背背你秦杨叔这几个月都教你们啥好东西了。

大声点,别给你爹丢脸!”

程处默被点了名,不但不怯场,反而胸膛一挺,小脸扬得更高,眼神亮晶晶的,充满了表现欲。

他深吸一口气,如同在学堂回答先生提问般,用清脆响亮、带着孩童特有韵律的嗓音,朗声背诵起来: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他一口气背了整整一小段,吐字清晰,节奏分明,毫无滞涩!

那内容更是闻所未闻!

将人性、教育、榜样、责任、学习的重要性,用极其简练、对仗工整、朗朗上口的三字短句,阐述得明明白白,通俗易懂却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程咬金张大了嘴巴,眼珠子瞪得溜圆,仿佛第一次认识自己那个整天就知道舞枪弄棒、调皮捣蛋的傻儿子!

这…这真是我老程的种?能吐出这么文绉绉又贼有道理的话来?

尉迟恭黑脸上满是懵逼,挠了挠头,低声嘟囔:“这…这说的啥?好像…挺在理?”

李靖、秦琼、侯君集等武将,也是一脸震惊,他们虽不通文墨,但也听得出来,这短短的几句话,比他们听过的许多酸儒的长篇大论都更明白、更有用!

而文官那边的震撼,更是无以复加!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人,如同被雷击中一般,僵立在原地!

他们是当世文宗,学识渊博,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更能体会到这看似浅显的“三字短句”

背后,所蕴含的巨大价值!

“这…这…”

房玄龄嘴唇哆嗦着,眼神中爆出骇然的光芒,“言语浅白,对仗工整,韵律十足,竟将蒙学教化之理、历史典故、为人处世之道,囊括于此?!

这…这是何等精妙的蒙学奇书?!

为何我等从未听闻?!”

杜如晦激动得呼吸急促:“若…若孩童启蒙,皆以此为本,则识字、明理、知史…可事半功倍!

天下寒门学子…有望矣!

此乃…教化万民之瑰宝啊!”

魏征更是死死盯着程处默,仿佛要从他脸上看出花来,喃喃道:“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老何为…字字珠玑,振聋聩!

此语…足可为天下父母师者之镜鉴!”

李世民和李渊,更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李世民是马上皇帝,深知教化重要,也更清楚一套优秀启蒙教材的稀缺和珍贵!

他仿佛看到,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大明补牙匠 被废三年后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铁马冰河肝胆照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