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的肃杀与激昂,如同被厚重的殿门隔绝在了另一个世界。
李世民踏着略显疲惫却轻快了许多的步伐,穿过熟悉的宫廊,来到了长孙皇后的立政殿。
殿内灯火温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令人安神的药香与一丝清甜的果香。
与外面秋夜的寒凉相比,这里温暖如春。
长孙皇后正坐在软榻上,手中拿着一卷书,但目光却温柔地落在榻前的地毯上。
那里,九岁的太子李承乾和七岁的魏王李泰,正围着一个稍大一些的锦垫,上面坐着脸色依旧有些苍白、却带着盈盈笑意的长乐公主李丽质。
“父皇!”
眼尖的李泰(小名青雀)第一个现李世民进来,立刻丢下手里的一枚玉环,像个小肉球一样滚下锦垫,迈着小短腿扑了过来,一把抱住李世民的大腿,仰着圆嘟嘟的小脸,奶声奶气地喊道:“父皇!
您可算来啦!”
李世民脸上的肃穆和疲惫瞬间融化,弯腰一把将小胖子李泰抱了起来,掂了掂,笑道:“嗯!
青雀又重了些!
看来最近没少吃好东西!”
李承乾也连忙起身,整理了一下并不存在的衣袍褶皱,努力摆出储君的沉稳仪态,规规矩矩地躬身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只是那略显急促的动作和眼中藏不住的孺慕之情,还是暴露了他孩童的本性。
李世民放下李泰,走过去揉了揉李承乾的头,又看向榻上的李丽质,目光中充满了关切:“丽质,今天感觉如何?孙神医开的药可还按时吃了?”
李丽质甜甜一笑,声音虽轻却清脆了许多:“回父皇,女儿感觉好多了,胸口不再那么闷了。
药都按时吃了,孙神医下午还来为女儿行过针呢。”
长孙皇后也放下书卷,起身迎了过来,脸上带着温婉的笑意:“陛下忙完了?瞧你,眉头都拧出印子了。
快来坐下歇歇。”
她仔细端详着李世民的神色,虽然有些疲惫,但眼神清亮,眉宇间那股积压的郁气似乎散去了不少,心下稍安。
李世民在榻边坐下,很自然地将扑过来的李泰揽在怀里,又对李承乾招招手,让他也坐到身边。
他看着妻子和儿女,感受着这难得的温馨宁静,长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将所有的阴谋算计、刀光剑影都暂时抛在了脑后。
“嗯,刚议完事。”
李世民接过长孙皇后递来的温茶,喝了一口,语气轻松了许多,“一群混账东西,不过…总算有了应对之策。”
他简单地将御书房内生的事情说了一遍,从王家村惊心动魄的伏击与反杀,到秦族关键时刻的救援,再到秦哲毫无保留地献上神兵图纸…他的语气平静,但其中的凶险与震撼,依旧让长孙皇后听得心惊肉跳,纤手下意识地握紧了。
当她听到程咬金、尉迟恭险些全军覆没时,脸色白;听到秦战率红棍乱入战场、粗口连天却大破敌军时,又忍不住掩口轻笑,眼中异彩连连;最后听到秦哲直接将那足以改变国运的图纸拱手相赠时,更是震撼地睁大了美眸。
“秦先生…真乃…国士无双!”
长孙皇后良久,才轻声感叹道,语气中充满了敬佩与感激,“陛下,此等胸怀,此等情义…实属罕见。
有秦族在,确是我大唐之福,陛下之幸。”
李世民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感慨道:“是啊…观音婢,你说得对。
秦哲此人,看似狂放不羁,实则重情重义,心怀坦荡。
与他为友,是朕之幸事。
今日若非他…朕恐怕真要痛失股肱了…”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后怕和庆幸:“还有丽质的病,皇后的气疾,叔宝和克明的命…朕欠秦族的,越来越多了。”
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