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 第6章 书贱如纸惊长安 路通万里起宏图

第6章 书贱如纸惊长安 路通万里起宏图(1 / 2)

贞观二年的初夏,长安城在喧嚣与尘土中,迎来了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变革。

一个多月的忙碌,龙原如同一个高效运转的熔炉,不仅初步安顿了汇聚而来的诸子百家学者,更将两项关乎国本的新政,推向了实质性的阶段。

先动起来的是修路。

以长安为中心,数十个巨大的工棚沿着规划中的官道沿线搭建起来。

三十万从关中乃至更远地方涌来的流民、贫民,在“每日十文钱、管三顿饱饭”

的招工令下,汇聚成一股庞大的人潮。

他们衣衫褴褛,眼中却闪烁着对生计的希望。

工地上,人声鼎沸,号子震天。

巨大的石碾被牛马拖拽着,在初步平整的土地上反复碾压。

龙原提供的水泥,被一袋袋卸下,与水、沙石按比例混合。

虽然工具简陋,主要依靠人力,但在龙原红棍工程队的指导下,工序清晰,效率惊人。

程咬金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亲兵在工地上来回巡视,声如洪钟:“都给老子卖力干!

这路是给咱们自己修的!

以后老婆孩子出门走亲戚,再也不怕刮风下雨满身泥了!

谁要是偷奸耍滑,耽误了陛下和秦王的大事,老子把他塞进石碾底下!”

李靖则更显沉稳,他关注的是道路的走向、桥梁的位置、以及遇到山川阻隔时的工程方案。

他不时与马周派来的吏员以及红棍工程师商讨,确保这条直通边境的动脉,不仅平坦,更要坚固、战略位置优越。

马周坐镇临时设在工部旁边的“路政调度司”

,面前是巨大的沙盘和图纸。

他需要统筹三十万人的粮草供应、工钱放、物料调配,压力巨大,却也干劲十足。

他知道,这条路,铺向的不仅是边境,更是大唐强盛的未来。

而就在修路工程热火朝天进行之时,另一场静默却影响更深远的革命,在长安西市悄然登场。

大唐书局,正式开业了。

没有张灯结彩,没有锣鼓喧天,但书局门前悬挂的巨大牌匾和下方醒目的价格告示,却吸引了比任何庆典都多的人群,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轰动!

告示上,两行字如同拥有魔力:

“龙原精制竹纸:一百刀,两文钱。”

“各类书籍(经史子集、蒙学算数):一本,二十五文钱。”

静!

死一般的寂静之后,是如同火山爆般的哗然!

“多…多少?一百刀纸…两文钱?!

我…我没看错吧?!”

一个穿着洗得白长衫的老儒生,颤抖着手指着告示,声音尖利得变了调。

他记得清清楚楚,去年他买一刀同等质量的纸,花了将近一百文!

“二十五文…一本《论语》?这…这怎么可能?!

往常便是手抄本,也要数贯钱啊!”

一个带着书童的富家子弟,目瞪口呆,手中的折扇掉在地上都浑然不觉。

“天啊!

这…这书比肉还便宜了?!”

一个寻常百姓喃喃自语,他虽然不识字,但也知道书籍的金贵。

人群如同潮水般涌向书局大门。

书局内部,宽敞明亮,一排排崭新的书架林立,上面分门别类地摆放着琳琅满目的书籍。

不仅有传统的《五经》、《史记》、《汉书》,更有龙原新编的《蒙学算数》、《基础格物》、《农事简要》、《大唐律例通俗解读》等等。

纸张的质感、印刷的清晰度,都远时人想象。

更让人疯狂的是那价格!

“给我来十刀纸!”

“《论语》、《孟子》、《诗经》各来五本!”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铁马冰河肝胆照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大明补牙匠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被废三年后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反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