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原内,一处被临时划定为“百家考校区”
的巨大工棚内,气氛热烈而肃穆。
来自天南地北的诸子百家学者们,正按学派分列,接受着由当朝宰相、大儒以及龙原各工坊组长组成的“考核团”
的联合面试。
这并非冰冷的审问,而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学术交流与碰撞。
在医家考核区,药香弥漫。
医家组长孙思邈与副组长针头刘(刘一手)并肩而坐。
他们面前,是几位自称精通《黄帝内经》、《伤寒论》的医家传人。
一位老者正侃侃而谈,阐述其对“五运六气”
的独到见解,颇为自得。
孙思邈听得频频点头,抚须微笑:“先生所言甚是,气运流转,确为医道根本。”
待对方言毕,他话锋一转,温和问道:“然,老朽有一惑。
依先生之见,若遇‘大头瘟’(鼠疫)或‘肺痨潮热’(肺结核),气运之说,当如何指导用药,方能效救命,阻其蔓延?”
那老者顿时语塞,面色泛红。
古医经多宏观理论,对具体烈性传染病的特效方案记载甚少。
此时,针头刘懒洋洋地接口,语气却带着现代医学的精准:“要我说,啥气运不气运的,先把病人隔离开是正经!
‘大头瘟’那是鼠蚤传的,得灭蚤、清洁环境。
高烧就用‘青霉素’…呃,是用我们龙原特制的‘消炎散’压制。
‘肺痨’是痨虫(细菌)入肺,得用‘异烟肼’…咳,是用‘百部、黄芩’等提炼的‘杀痨丸’长期治疗,配合营养…就是吃好点。”
他说的轻松,却句句直指病原和特异性疗法,与古医经的思路迥异,听得几位医家传人目瞪口呆,却又隐隐觉得极有道理!
孙思邈哈哈一笑,打圆场道:“刘副组长话虽直白,却也是我龙原医组多年实践所得。
二位思路,一重天地人合,一重病原实证,看似殊途,实则若能结合,方为苍生之福啊!”
他随即从案下取出一摞书稿,“我龙原整理了些前代失传或未尽的医典,如《温病条辨》、《本草纲目拾遗》等,其中于瘟疫防治、药物提炼颇有新见,诸位若有兴趣,可一同参详研讨?”
那几位医家传人一看那书稿中闻所未闻的精妙论述,顿时如获至宝,哪里还有半分傲气,纷纷起身拱手:“孙真人、刘先生大才!
吾等…愿闻其详,共同研讨!”
先前那老者更是激动道:“老夫行医一生,今日方知井底之蛙!
龙原医术,真乃神乎其技!”
孙思邈含笑点头,心中感慨万千。
他初入龙原时,何尝不是被这些越时代的医学理论和“特效药”
震撼得无以复加?如今,他已是这新医学体系的奠基人与传播者。
另一边,兵家考核区则煞气凛然。
兵部尚书李靖端坐主位,他面前是几位自称兵家传人的武者与学者。
李靖并未急于考校,而是先命亲兵搬来一个木箱。
他打开木箱,取出数卷以龙原新纸誊抄、装帧精美的书籍,神色郑重地放在案上。
众人看去,只见书脊上赫然写着:《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司马法》、《六韬》、《尉缭子》…甚至还有《吴子》、《李卫公问对》等!
一位兵家传人惊疑道:“李尚书,这些…乃兵家圣典,我等家中亦有残卷,不知…”
李靖肃然道:“此乃陛下恩典,秦王殿下厚赐!
乃龙原秘藏、由秦族先贤校勘补全之完整版本!
其中精义,远胜世间流传之残本错漏!”
众兵家传人顿时呼吸急促,眼神炽热!
完整版的兵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