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铁马冰河肝胆照 > 第252章 去信康王

第252章 去信康王(3 / 4)

压得低,目光扫过殿门,似怕风把话吹走,“金军破城时,二帝北狩,满朝文武或死或降,若当时无人出来暂撑局面,你说,这满城百姓,还有活路吗?”

蒋师愈眉头紧锁,握着剑柄的手紧了紧:“相公当日受金军推戴,也是万般无奈,末将都看在眼里——那些日子,您夜夜在殿内踱步,头都白了好些,若不是为了稳住金军,护着百姓,您怎会受那等委屈?”

张邦昌闻言,眼眶竟有些热。

他转过身,走到案前,取过一支磨得亮的紫毫笔,砚台里的墨汁因天寒凝了些,他呵了口气,手腕微顿,却未迟疑。

铺开的宣纸是从旧府库找出来的,纸页黄,边角卷起,他一笔一画写下去,字迹不算遒劲,却字字端正,每一笔都似带着千斤重。

“我受推戴这些日子,如履薄冰,日夜都怕误了大宋的根基。”

张邦昌一边写,一边低声道,笔锋在“暂解国难”

四字上顿了顿,墨点在纸页上晕开一小团,“如今太后垂帘,民心稍定,当务之急,是请康王殿下归京承大统。

这封信,你替我送去济州,务必亲手交到康王手中,把我这番苦心,一字一句说清楚——我张邦昌若有半分私心,甘受千刀万剐,死后亦无颜见列祖列宗!”

蒋师愈站在一旁,看着张邦昌写信时微颤的手腕,看着他鬓角新添的白,听着他话里的恳切,只觉得胸口热血翻涌。

待张邦昌写完,将信纸折好,用印泥盖了私印,又取过一块青布仔细包好,递到他手中时,蒋师愈双手接过,指尖触到信纸的凉意,亦触到字里行间的沉重。

“相公放心!”

蒋师愈将布包贴身藏好,按在胸口,声音铿锵有力,“末将这就动身,沿途若遇金军关卡,便是拼了这条命,也定将书信送到康王殿下手中!

绝不让相公的苦心,白费半分!”

张邦昌点了点头,走到殿外,雪又密了些,落在蒋师愈的铠甲上,簌簌作响。

宫门外,蒋师愈的那匹枣红马早已备好,马鞍上挂着水囊和干粮,马鼻里喷着白气,焦躁地踏着蹄子。

蒋师愈翻身上马,缰绳一勒,马蹄踏碎积雪,溅起半尺高的雪粒,那马长嘶一声,便朝着东南方向疾驰而去。

雪幕渐浓,蒋师愈的身影很快便被白色吞没,只剩一串渐远的蹄声,在空荡的御街上回响,似在叩问这乱世的前路。

张邦昌立在原地,望着那消失的方向,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腰间的乌角带,指节泛白——他不知道这封信能否顺利送到,也不知道康王会不会信他这番说辞,但他知道,这是他眼下能做的,唯一能对得起大宋、对得起百姓的事。

风又吹过,帘后太后与大臣商议事务的声音再次传来,轻却坚定,像一缕微光,穿透了汴京这满是残破的寒冬。

张邦昌深吸一口气,雪的凉意涌入肺腑,却让他心头的忐忑,稍稍淡了些。

济州城内,冬日的寒风虽不及汴京凛冽,却也带着刺骨的凉意,卷着枯草碎屑,在街巷里打着旋儿。

康王赵构暂居的州府旧宅,院墙斑驳,门前只两名披甲士兵肃立,甲胄上落着薄薄一层尘霜,倒比汴京的宫苑多了几分市井的烟火气,却也藏着乱世里的局促。

此刻正堂内,一盏油灯燃着昏黄的光,映得案上堆叠的文书泛着陈旧的黄。

赵构身着一袭素色锦袍,袍角沾着些许泥点——想来是方才在院中查看粮草时蹭上的,他髻只用一根乌木簪束着,眉眼间凝着几分忧色,手指正无意识地在案上那卷《汴京户籍残册》上摩挲,册页边缘早已被他翻得卷起毛边。

“报——殿外有汴京来人,自称蒋师愈,说是张相公派来的使者,有紧急书信呈送殿下!”

守在门外的士兵声音急促,打破了堂内的沉寂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大明补牙匠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反贼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铁马冰河肝胆照 剥夺金手指(清穿) 天启大明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大宋第一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