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铁马冰河肝胆照 > 第214章 汴京之危

第214章 汴京之危(2 / 4)

挑飞枪杆,枪尖顺势扫过咽喉。

宋兵见状四散奔逃,娄室却不追,只令士兵搬来巨石堵死关门,又在两侧山壁扎下七座营寨,寨栅外埋满尖桩,桩上挂着宋兵的级——那是给西军的“见面礼”

七日后,潼关已如铁桶。

娄室立在关楼顶端,望着西边的关中方向,寒风扯动他的披风,露出甲胄内侧的刻痕:那是他历年战功的记印,如今又添了“潼关”

二字。

远处的官道上空无一人,连信使都绕着关隘走——西军的探马早被娄室的游骑截杀在秦岭山口,关中与汴京的联系,已被这道铁关生生掐断。

消息传到太原,粘罕正站在城楼上看南下的队伍。

听到娄室封锁潼关的回报,他嘴角几不可察地动了动,伸手拂去盔上的雪。

汴京的勤王军,本就只剩西军这最后一根梁柱,如今柱断梁倾,那座孤城……他望向东南,风里仿佛已传来汴京城砖松动的声响。

朔风更紧了,卷着太原的焦味、黄河的浊浪、潼关的杀气,一路向汴京扑去。

娄室在关楼吹的号角,粘罕在太原擂的战鼓,与斡离不在汴京城外的金狼旗猎猎声,渐渐汇成同一支调子——那是大宋王朝的丧钟,在靖康元年的寒风里,敲得越来越急。

汴京城的寒雪,下得比第一次围城时更密了。

铅灰色的雪片打着旋儿扑在城砖上,积起薄薄一层,又被城上宋兵的喘息吹化,在垛口边凝成湿冷的冰。

老兵赵癞子缩在南薰门的箭楼里,望着城外白茫茫的旷野,喉咙里像堵着冰碴。

第一次围城时,他就在这南薰门值守。

那时城外只有东北角和西北隅飘着金狼旗,斡离不的东路军像条饿狼,只啃着城北那几块肉,南面的朱雀门、南薰门始终没见金兵影子。

城上的兵卒还偷偷传信,说南边勤王军的烟火已在百里外亮起,夜里甚至能听见南去的信使马蹄声——那时候,连风里都带着点侥幸的暖。

可此刻,风里只有刀割似的冷。

三日前,西路军的号角从西南方向滚来时,赵癞子正蹲在南薰门的瓮城里啃冻饼。

起初以为是错觉,直到望楼的新兵出一声变调的惊叫:“西南……西南有旗!”

他丢下饼子爬上城头,一眼就看见西南郊的土坡上,一面玄色大旗正从雪雾里钻出来,狼头绣纹在风雪中抖落碎雪,赤线描的狼眼,竟像在盯着南薰门笑。

那是粘罕的西路军旗号。

第二天拂晓,朱雀门的方向传来金人的号角。

赵癞子扒着南薰门的箭窗望过去,只见城南的官道上,黑压压的金军正推着攻城车往前走,铁轮碾过冻土的声响,隔着三里地都能听见。

更远处,东路军的营寨已从东北角铺过来,与西路军的营帐在城南连成一片,像两只巨手,把整座城攥在了掌心。

“第一次……第一次他们就没敢碰南城。”

旁边的少年兵小柱子牙齿打颤,他是第一次守城,脸上还带着冻伤的红。

赵癞子没吭声,只想起第一次围城时,南薰门的守将还敢带着人出城砍柴,如今连探出头往南望一眼,都能看见金军游骑在三里外的坟包上立着,铁甲的寒芒比雪光更刺目。

北城的喊杀声,从昨夜就没停过。

斡离不的东路军像是憋了股劲,撞车撞得北城根“咚咚”

响,箭雨密得能把天空钉成筛子。

守城的宋兵早没了第一次时的悍劲,甲胄破的破、缺的缺,不少人裹着百姓捐的棉袄,握着锈得快断的枪杆,在城头东倒西歪——第一次还能从仓库里搬出新箭,如今箭簇都得用断刀磨尖了凑数。

西城的情况更糟。

粘罕的西路军像是带着太原城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明补牙匠 大宋第一女皇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被废三年后 反贼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铁马冰河肝胆照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