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见是,在敌人动真正的报复之前,把整个根据地,建成一座打不烂、啃不动的……”
“地下长城!”
李云龙这回听懂了。
他那颗只会进攻和冲锋的脑袋,终于被“地下长城”
这四个字,砸开了一道缝。
他想起守平安县城时,被鬼子重炮一就轰塌的城墙。
他想起栓子。
那个抱着炸药包冲向鬼子反坦克炮的年轻排长。
如果……
如果他们有水泥浇筑的工事……
如果他们的指挥部、医院、弹药库都在敌人炮火够不着的地下……
李云龙的呼吸,也跟着粗重起来。
他一把抢过那袋水泥粉末,抓了一撮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又伸出舌头舔了一下。
“呸!
什么味儿!”
他骂了一句,眼睛却亮得吓人。
“就这个?这玩意儿比石头还硬?”
“比石头硬,比钢铁还顽强。”
赵刚的声音里,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激动。
“干!”
李云龙一巴掌拍在桌上,震得茶缸子乱跳。
“他娘的,就这么干!”
“老子不光要挖地道,老子要他娘的在地下,再建一座平安县城!”
命令,如同一阵狂风,席卷了整个根据地。
兵工厂的炉火彻夜不熄,当第一批合格的水泥被烧制出来时,那些胡子拉碴的老技术员,抱着那几块灰色坚硬的水泥块,哭得像个孩子。
沉寂的太行山,苏醒了。
成千上万的战士、民兵、百姓,放下了手里的农活,拿起了镐头和铁锹。
山谷里,不再是练兵的口号声。
取而代之的,是震耳欲聋的号子声,是铁锤敲击岩石的叮当声,是独轮车吱吱呀呀的呻吟声。
整个根据地,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在林浩带来的“专家组”
(几本厚得能砸死人的工程手册和教学视频)指导下,一项史无前例的浩大工程,如火如荼地展开。
以旅部为核心,一个庞大复杂的地下网络开始向四面八方延伸。
深达数十米的地下指挥部,能防重磅航弹的直接命中。
四通八达的地下交通壕,能让部队在敌人眼皮子底下,无声无息地调动。
隐藏在山体内的地下医院、仓库、兵工厂,让根据地的命脉,彻底告别了被敌人炮火威胁的时代。
地面上,反斜面阵地、永备火力点、伪装成乱石堆的暗堡、布满陷阱的死亡通道,构成了一张足以绞碎任何进攻部队的巨大蛛网。
这天,赵刚正在一处新开凿的洞口,对着图纸和几个营连干部商讨方案。
一个满身石屑,皮肤黝黑干瘦的老头,背着手,默默地在旁边看了半天。
“政委。”
老头忽然开口,声音沙哑,像两块石头在摩擦。
“老乡,有事吗?”
赵刚客气地问。
老头叫石根,是附近石匠村里手艺最好的老石匠,被动员来指导战士们如何开凿岩石。
“你们这洞,选错地方了。”
石根指着图纸,又指了指山壁。
“这地方是‘石眼’,看着好挖,挖进去三丈,全是水。
再往下,就是‘龙抬头’的硬岩,能把你们的钢钎全崩断了。”
几个干部脸上有些不服气,这可是“专家”
图纸上标定的最佳位置。
赵刚却心里一动,他放下图纸:“那依老乡看,该在哪儿挖?”
石根没说话,带着赵刚绕过山梁,来到一处不起眼的,长满了杂草的崖壁下。
他扒开藤蔓,露出了一个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