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弘晗登基(2 / 3)

对儿子未来道路最关键的指引——守护疆土是根本,但必须打破禁锢,开放进取,重用贤能。

弘晗重重叩,哽咽道:“儿臣……谨遵皇阿玛圣训!

必不负江山社稷,必竭尽全力奉养母后!”

皇帝的目光最后温柔地落在文鸳脸上,充满了无尽的眷恋与歉意。

他用尽最后的气力,轻轻唤了声:“文鸳……”

那一声呼唤,饱含着他们之间所有的情意。

初入府时的懵懂,圆明园生死相依的炽热,册封为后的荣光,十余年相伴的温情脉脉……最终,他的手缓缓垂下,带着对爱妻的无限牵挂和对帝国未来的期冀,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养心殿内,悲声大恸。

文鸳终于失声痛哭,紧紧抱着丈夫尚有余温的身体,仿佛要将他揉进自己的生命里。

她的“四郎”

,她一生的依靠与挚爱,终究离她而去了。

殿外,紫禁城钟声长鸣,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国丧之后,在皇太后文鸳(尊为母后皇太后)及顾命大臣的扶持下,皇六子弘晗于太和殿登基,改元“启元”

,意喻开启新元,破浪乘风。

新帝登基,万象更新。

年轻的启元帝弘晗,甫一临朝,便展现出与先帝晚期不同的锐气与开阔视野。

他牢牢记着父皇“海禁锢国”

的遗训,也深知世界格局正在剧变。

登基不久,他便力排众议,以雷霆手段颁布诏令:

废除海禁:在严格管控的前提下,开放广州、厦门、宁波、上海四地为通商口岸,设立海关,规范贸易。

允许外国商船在指定区域进行贸易活动,鼓励华商出海,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与经验。

此举虽引起部分守旧大臣激烈反对,但弘晗态度坚决,并启用了一批精通洋务、思想开明的官员负责具体事务。

大力兴办洋务:设立“同文馆”

,培养翻译和外交人才;创办近代军工企业(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雏形)。

引进西方机器与技术,仿造枪炮、舰船;鼓励民间资本投资近代工商业。

革新吏治,唯才是举,打破满汉藩篱,大力提拔有真才实学、务实肯干的官员,无论出身。

严厉整饬吏治,惩治贪腐,提高行政效率。

尤其重视通晓时务、了解海外的人才。

强军固防,利用开放获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积极编练新式陆海军,聘请外籍教官(但严格限制其权限),更新装备,巩固海防与边防,以应对未来可能的挑战。

启元帝弘晗的革新并非一帆风顺,守旧势力的阻挠、开放带来的管理难题、西方列强的觊觎……都考验着这位年轻帝王的智慧与手腕。

但他意志坚定,善于用人,且有着母族和妻族的全力支持

在文鸳的慈宁宫中,时常能看到新帝与母亲共商国是的身影。

文鸳虽不懂具体洋务,但她深谙人性,常以过来人的经验提醒儿子平衡之道、人心之重。

得益于弘晗高瞻远瞩、及时果断的开放与改革,大清帝国在风起云涌的19世纪中叶,并未如原本历史轨迹那般迅沉沦、积重难返。

虽然挑战依然严峻,与世界强国的差距依然存在,但国门已然打开,变革的种子已经播下,追赶的步伐已经迈开。

新式的学堂在建立,机器的轰鸣在响起,坚固的战舰在船坞中成形,通晓外文的学子开始走向世界……

这一切,都在努力弥合着那关键的差距。

避免了因盲目自大、闭关锁国而导致的科技、军事、制度的全面落后,也使得后续在面对西方列强的冲击时,大清有了更多周旋的余地、抵抗的资本乃至在某些领域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穿成小农女,开局差点被卖 惊!乖宝把爹爹从生死线上拉回来 在逃小夫人 噬天龙帝姜天叶无雪 贵妃怀孕,关我一个面首什么事啊? 贞观小闲王李慎李世民 剑凌九霄逆途 都市超级医圣叶辰夏若雪孙怡 七零吃瓜直播间:恶毒女配爆红了 娘亲开门,乖宝重生后来救全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