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手边一个空着的粉彩茶杯,狠狠地砸在铺着厚实地毯上!
“哐当!”
一声闷响。
茶杯没碎,却骨碌碌滚出去老远。
景泰和瑞珠闻声慌忙进来:“娘娘!”
文鸳背对着她们,胸口剧烈起伏。
她看着地上滚动的茶杯,深吸了几口气,强行压下翻涌的醋意和怒火。
不能失态!
她是景贵妃!
是弘晗和温淑的额娘!
是这后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的女人!
嫉妒、失仪,只会让人失智,让华妃她们看笑话,更会让人有机可乘。
她缓缓转过身,脸上已恢复了平静,甚至带着一丝自嘲的苦笑:“本宫手滑了。
收拾了吧。”
她走到梳妆台前坐下,看着铜镜中依旧美丽却难掩一丝落寞的容颜,拿起梳子,慢慢梳理着长。
“景泰,去把本宫给孩子们新画的册子拿来。”
她吩咐道,声音带着一丝刻意的轻松,
“本宫得画仔细些,等孩子们长大了,让他们看看额娘的手艺。”
景泰连忙应声去取画册。
文鸳看着镜中的自己,眼神逐渐变得沉静而坚定。
吃醋?难过?这些情绪可以有,但绝不能成为主宰。
她拥有的,是那些新人望尘莫及的:贵重的出身、贵妃的位份、一双象征祥瑞的龙凤儿女、与皇帝在潜邸相伴的情谊、以及……对他性格和喜好的深刻了解。
新人的新鲜感总会过去。
她要做的,是保持自己的独特和价值。
她依旧是那个能让他感到放松和温情的文鸳,是能为他诞育优秀子嗣的贵妃。
这一夜,文鸳没有早睡。
她在灯下,细细描绘着温淑小格格懵懂可爱的模样。
画笔勾勒着孩子的轮廓,也一点点梳理平复着自己内心的波澜。
当画完最后一笔,看着女儿栩栩如生的笑靥时,心中的酸涩已被一种更强大的母性和守护欲所取代。
几日后,雍正帝终于踏入了永寿宫。
他似乎比前些日子更显疲惫,眉宇间带着处理朝政的倦意。
文鸳如常迎驾,笑容温婉,亲自奉上他喜爱的雨前龙井。
皇帝接过茶盏,目光却敏锐地捕捉到她眼下淡淡的青影,以及……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极淡的、不易察觉的压抑气息。
他抿了口茶,状似无意地问:“朕这几日没来,永寿宫一圢可还好?孩子们闹你没?”
文鸳面上笑意盈盈:“谢皇上关心,一切都好。
晗儿和淑儿都很乖,就是淑几这两日有些贪睡,臣妾便多陪了她一会儿。”
她巧妙地避开了自己的情绪,只提孩子。
雍正帝看着她,深邃的目光仿佛能穿透她完美的笑容。
他放下茶盏,走到书案前,随手翻开了她新画的画册。
看着上面孩子们生动可爱的模样,他冷硬的唇角微微柔和。
“画得越好了。”
他低声赞道,手指摩挲着画纸,“朕记得你说过,要一直画下去,记录他们的点滴。”
“是,臣妾不敢懈怠。”
文鸳走到他身边。
皇帝忽然伸手,揽住她的腰,将她带入怀中。
他的下巴抵着她的顶,声音低沉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安抚:“鸳儿,你是朕的贵妃,是弘晗和温淑的生母。
这份情谊和根基,无人能及。
新人入宫,不过是常例。
朕……心里有数。”
这话没有直接点破她的醋意,却如同一股暖流,精准地熨帖了她心中最酸涩的角落。
他知道了!
他察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