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移动……或者说,他的据点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能够进行短途空间跳跃的移动要塞!”
杨戬眼中精光一闪。
这解释了为何之前的清剿总是慢一步。
沿着这条断续的轨迹反向推演,分析团队逐渐勾勒出这个移动据点大致的活动范围和一个可能的、相对频繁停留的区域——一个位于联邦疆域边缘,被称为“遗忘回廊”
的、布满星际尘埃和破碎星体的危险区域。
“目标区域已锁定。
下一步,是派侦察部队,还是……”
副官请示道。
杨戬沉吟片刻,摇了摇头:
“对方是‘星语者’,灵能感知远我们想象。
大规模部队靠近,必然打草惊蛇。
我们需要一种……更隐蔽的方式。”
他想到了唐小雨和薇尔娜正在研究的、基于那缕灵魂纹章特征开的“灵能信标”
。
---
实验室里,一个仅有指甲盖大小、散着柔和微光的复杂符文,正悬浮在唐小雨和薇尔娜之间。
“这就是‘灵能信标’的初版。”
唐小雨介绍道,“它本身不具备追踪功能,也不会主动射信号。
它的作用只有一个——当其感受到与预设的‘星语者’灵魂纹章高度匹配的灵能波动时,会被激活,出一次极短暂的、无法被常规手段探测的共鸣。”
“这次共鸣,只有我们设置在‘遗忘回廊’外围的特制接收阵列能捕捉到。”
薇尔娜补充道,“理论上,只要‘星语者’或者其核心力量靠近信标一定范围,我们就能确定他的实时位置。”
这是一个被动触式的陷阱,隐蔽性极高。
“但如何将信标投送到‘遗忘回廊’,并确保它能出现在‘星语者’可能经过的路径上?”
张晓辰提出了关键问题。
主动投放,同样存在暴露风险。
“我们分析了他移动轨迹的规律,结合回廊内的星体引力分布和尘埃云流动模型,筛选出了十七条高概率路径。”
杨戬调出星图,上面标记了十七条蜿蜒的虚线,“我们可以派遣微型隐形探测器,像播种一样,将这些信标随机布设在这些路径的尘埃云或小型星体上。”
计划风险极高,“遗忘回廊”
环境复杂,探测器可能迷失或被摧毁,信标也可能永远无法被激活。
但这是目前所能想到的、最有可能接近“星语者”
真实位置的方法。
“执行吧。”
张晓辰最终拍板,“记住,我们的要目的不是攻击,是确认。
确认‘星语者’的存在,确认他的据点。
只有了解对手,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数十架经过特殊伪装的微型探测器,如同潜入深海的鱼,悄无声息地驶向危机四伏的“遗忘回廊”
。
一场耐心的狩猎,就此展开。
---
“遗忘回廊”
深处,一片瑰丽而死寂的星云之中,隐藏着一个庞然大物。
它并非传统的金属造物,其外壳更像是某种活着的、不断缓慢蠕动的晶石与能量脉络的结合体,完美地融入了星云的背景辐射中。
这正是“星语者”
的移动要塞——“溯源方舟”
。
要塞核心,一个被无数流动光缆和信息流环绕的空间内,兜帽身影——“星语者”
正凝视着眼前一幅巨大的星图,上面标注着联邦的疆域、重要节点以及“自由追寻者”
各分支的活动情况。
突然,他微微偏头,仿佛听到了某种极其细微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