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书记”
的光环如同聚光灯,将祁国栋的一举一动都置于亿万民众的注视之下。
他深入基层、雷厉风行推进改革、大力整顿吏治的形象深入人心,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支持。
然而,在这耀眼的光芒之下,在那间象征着高桥省最高权力的办公室里,另一个祁国栋,正独自咀嚼着不为人知的压力、挣扎,甚至是……必要的冷酷。
一面,是光,是希望,是人民期待的青天!
镜头前的祁国栋,总是目光坚定,语气沉稳,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在石头沟村后续的跟进会议上,他拿着整改报告,逐项追问:“路,什么时候能通车?水,净化设备安装到位没有?孩子们上学的校车,解决了没有?”
得到肯定答复后,他脸上才会露出一丝真正宽慰的笑容。
这笑容被镜头捕捉,再次温暖了无数人。
在推动一项触及既得利益集团的改革时,面对重重阻力,他在全省干部大会上斩钉截铁:“这个盖子必须揭!
这个脓包必须挤!
怕得罪人,就别当这个共产党的高级干部!
高桥省要想有未来,这一关,非过不可!”
这番话通过媒体报道出去,民众拍手称快,称其为“祁青天”
。
他大力提拔使用那些在赵伯雄时期被压制、但有能力、有操守的干部,为沉闷的官场注入清风。
一位被他破格提拔的年轻干部感慨:“祁书记看人,不看背景,就看你能不能干事、想不想干事、干不干得成事!”
这些,都是真实的祁国栋。
他心怀黎庶,锐意革新,渴望带领高桥省走出泥潭,迈向光明。
这是他展现给外界,也是他内心追求的主要面相!
但另一面,是影,是权衡,是身居高位的不得已!
深夜的省委书记办公室,灯火常明。
祁国栋揉着胀的太阳穴,面前摆着的是一份关于某大型国企改制的最终方案。
这个方案,将涉及数万工人的安置和数十亿国有资产的处置。
最优方案会触动一个盘根错节的内部利益团体,阻力极大,甚至可能引不稳定;而一个妥协方案,虽然平稳,却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和长远展的隐患。
他反复权衡,香烟一根接一根。
最终,他拿起笔,在方案上做出了一个极其艰难、甚至在外人看来有些“冷酷”
的批示:“按第一方案执行,成立专项工作组,负责到底,确保稳定过渡。
相关责任人员,该调整的坚决调整。”
他知道,这个批示下去,很多人会骂他,很多人会利益受损,甚至可能有人会狗急跳墙。
但他没有选择。
为了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为了刮骨疗毒,他必须做这个“恶人”
。
这份批示,不会被拍成短视频,也不会被“观海君”
解读。
它只存在于机密文件里,和少数相关人员的沉默与暗叹中。
另一次,在处理一个历史遗留的、涉及某位已退下来但仍有影响力的老领导的亲属问题时,祁国栋面临着另一种压力。
说情电话甚至来自更高层面,暗示“稳定压倒一切”
、“不要太较真”
。
那一夜,他在办公室里踱步良久,思来想去,是否应该请父亲出面解决……
最终,他顶住了压力,对前来汇报的纪委书记只说了一句:“依法依规,一查到底。
天塌不下来。”
事后证明,他的坚持是正确的,挖出了一个腐败窝案。
但这个过程里的压力、权衡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