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巡视组入驻高桥省的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早已暗流汹涌的湖面。
带队的是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而成员中,祁云钟的名字,尤为引人注目。
他以严谨、刚正、眼光毒辣着称,更是祁国栋的父亲。
他的到来,让赵伯雄一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让刘省长、祁国栋等人心中燃起了一丝微弱的希望。
巡视组的工作低调而高效。
他们不只听汇报、看材料,更多的是下沉到地市、县区、企业、乡镇,甚至随机走访普通群众。
谈话的范围也远常规,不仅包括现任领导干部,也涵盖了许多已经退下来的老同志、不同派系的干部、专家学者以及市场主体。
赵伯雄起初还试图掌控局面,精心安排路线和谈话对象,汇报材料写得天花乱坠,重点突出他主政以来“打破旧格局”
、“锐意改革”
的“决心”
和“举措”
。
但在祁云钟那双洞察世事的眼睛面前,这些表面文章显得苍白无力。
巡视组很快就摸到了真实情况。
数据不会说谎:对比赵伯雄上任前后,高桥省的gdp增明显放缓,甚至个别季度出现了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滑,尤其是民间投资信心不足;原本势头良好的几个新兴产业园区项目停滞不前;招商引资签约额看似漂亮,但实际到位资金和项目落地率惨不忍睹。
更不用说那些因政策急转弯、粗暴干预市场而怨声载道的企业和商户了。
座谈会上,一些老干部痛心疾:“几十年攒下的家底,不能这么折腾啊!”
“新官上任三把火可以,但不能把房子都点着了!”
基层干部反映:“现在干事束手束脚,动不动就扣帽子,谁还敢创新?谁还敢担当?”
企业家抱怨:“政策朝令夕改,营商环境退步了,我们心里没底啊!”
普通群众则对物价波动、部分公共服务质量下降感到不满。
这些声音,连同扎实的数据对比和分析报告,都摆在了巡视组的案头,也摆在了祁云钟的面前。
巡视工作临近尾声,按照程序,巡视组要与省委班子主要成员进行单独沟通反馈。
与赵伯雄的谈话,被安排在最后,也是最受关注的一次。
那天,在省委小会议室里,气氛格外凝重。
祁云钟坐在主位,其他几位巡视组副组长分坐两侧。
赵伯雄带着秘书进来,脸上还试图维持着镇定和自信。
例行公事的开场白后,祁云钟没有绕圈子,他拿起一份简报,目光如电,直视赵伯雄:“伯雄同志,巡视组在高桥省工作了一段时间,有些情况,需要和你严肃地谈一谈。”
赵伯雄心头一紧,面上努力保持微笑:“祁老,请您和巡视组多提宝贵意见,我们一定虚心接受,认真整改。”
“宝贵意见?”
祁云钟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重量,他缓缓站起身,将那份简报轻轻推到赵伯雄面前,“你自己看看!
这就是你主政高桥一年多来的‘成绩单’!
gdp不增反降,投资萎靡,市场信心受挫,干部队伍士气低落,群众议论纷纷!
这就是你所谓的‘新格局’?这就是你否定前任、否定历史换来的结果?!”
他的语气一句比一句严厉,目光如同冰冷的刀锋,刮在赵伯雄脸上。
赵伯雄脸色微变,强辩道:“祁老,改革必然有阵痛,这是打破旧有路径依赖必须付出的代价!
有些数据暂时不好看,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展……”
“代价?阵痛?”
祁云钟猛地打断他,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压抑不住的怒意,“赵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