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为期不短的休假,祁国栋带着一身北国的风尘与家人旅行的温馨记忆,回到了榕华市。
车子驶入市委大院时,他脸上那份属于丈夫和父亲的柔和还未完全褪去。
然而,当他踏上市委大楼的台阶,脚步重新踩在熟悉的大理石地面上时,一种无形的气场便自然而然地回归,脊背挺直,目光恢复了一贯的沉静与锐利。
秘书小陈早已在办公室门口等候,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如释重负,却又夹杂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焦虑。
“书记,您可算回来了!”
祁国栋微微颔,没有多言,径直走进办公室。
窗明几净,文件摆放整齐,与他离开时无异。
但他敏锐地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滞涩感,那是一种秩序松动后留下的微妙痕迹。
“说吧,我离开这段时间,具体什么情况?”
祁国栋坐下,开门见山,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小陈深吸一口气,开始汇报。
情况比祁国栋预想的还要严峻几分。
他离开期间,虽然孙陆雨市长竭力维持,但一些长期被祁国栋权威压制的陈疴旧弊开始冒头。
几个重要部门的负责人阳奉阴违,办事拖沓,相互推诿;个别干部甚至开始搞小圈子,传言某些项目的审批流程出现了不正常的“提”
或“卡壳”
;基层反映的一些突出问题,到了市里某些环节就被“消化”
掉了,未能有效上传;更有一股暗流,似乎在试探着孙陆雨的底线,质疑他主持工作的权威性。
“孙市长这段时间……非常辛苦,几乎天天加班到深夜,开了无数协调会,也严厉批评过一些人,但效果……似乎不大。”
小陈斟酌着词句,“有些人是老资格,有些关系盘根错节,孙市长毕竟……有些局面,需要您回来才能镇得住。”
正说着,孙陆雨闻讯赶了过来。
他看上去确实清瘦了些,眉宇间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眼下的乌青清晰可见。
看到祁国栋,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欣慰,有歉意,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
“国栋书记,你回来了就好。”
孙陆雨的声音有些沙哑,“我……有些工作没做好。”
祁国栋站起身,走到他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不是你的问题。
我离开太久,一些牛鬼蛇神自然要出来透透气。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陆雨。”
他没有丝毫责怪,只有对战友的信任和理解。
这简单的一句话,让孙陆雨多日来的压力仿佛找到了宣泄口,他重重吐出一口浊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起来。
祁国栋回归后的第一次市委常委会,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先听取全面汇报,而是直接点了几个近期工作推进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部门负责人的名,要求他们就具体问题现场作出说明。
那几位负责人显然没料到祁国栋一回来就如此不留情面,支支吾吾,试图用“正在研究”
、“协调困难”
等官话搪塞。
祁国栋面无表情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那规律的“笃笃”
声,仿佛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等到那几人说完,他目光如电,扫视全场,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研究?要研究到什么时候?等到问题拖成大祸吗?协调困难?我看是有些人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不想协调!”
他猛地将一份反映问题的内部简报拍在桌上,“看看!
这就是你们‘研究’和‘协调’的结果!
老百姓在骂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