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丹东那沉静中带着历史回响的鸭绿江畔,一家人再次启程,这一次,它沿着g11鹤大高转g1212沈吉高,一路向着西北方向,驶向吉林省的省会——长春。
车窗外的景色,从丹东地区连绵的、秋色浓郁的山地丘陵,逐渐过渡为更为开阔平坦的黑土地平原。
天空显得愈高远,云朵如同大团的棉絮,低低地悬浮在湛蓝的天幕上。
空气中那股江畔的湿润气息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北方内陆特有的、干爽而清冽的秋日气息,混合着些许农作物秸秆干燥的味道。
“爸爸,长春是不是很远?”
祁安看着似乎没有尽头的笔直高公路,问道。
“不算太远,我们在中午前就能到。”
祁国栋稳稳地把着方向盘,目光掠过路旁一望无际、已完成收割的广袤田野,那黑褐色的土地在阳光下沉默而肥沃,“长春有个很美的名字,叫‘北国春城’。”
“春城?不是昆明吗?”
祁安记得妈妈以前说过。
黄莉雅笑着解释:“昆明是‘春城’,四季如春。
长春呢,是春天很短,但名字里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春天的向往。
而且,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汽车城’。”
“汽车城!
那里是不是有很多汽车工厂?”
祁安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男孩子对机械的天生兴趣被点燃。
“对,中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就在那里。”
祁国栋肯定道,他想起自己书架上那本关于中国工业展的书,“那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辆汽车。”
车行近四个小时,当导航提示即将进入长春市区时,窗外的景象开始变化。
道路愈宽阔笔直,规划整齐,带着一种明显的大城市格局和工业重镇的底蕴。
城市的绿化极好,即便在深秋,仍有不少耐寒的松柏点缀着城市,街道两旁高大挺拔的杨树、桦树,虽然叶片已落大半,但那遒劲的枝干依旧勾勒出别样的北国风情。
“感觉这座城市很‘方正’,很大气。”
黄莉雅看着窗外规整的街区布局和疏朗大气的建筑风格,评价道。
“嗯,长春的城市规划很有特色,伪满时期和建国后的工业建设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祁国栋一边说着,一边按照导航驶向位于市中心附近的酒店。
入住后,祁安依旧第一时间冲到窗边。
酒店视野开阔,能看到远处一些颇具历史感的欧式建筑穹顶,以及更远处现代楼宇的轮廓。
“爸爸,我们下午就去汽车厂看看吗?”
他迫不及待地提议。
祁国栋看了看时间,笑道:“别急,我们先去吃午饭,尝尝地道的长春菜。
下午可以去‘伪满皇宫博物院’看看,那里也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
“皇宫?比沈阳的还大吗?”
祁安比较着。
“风格完全不同,那段历史也更……复杂。”
祁国栋斟酌着用词,他觉得让孩子了解历史的多样性,包括那些沉重曲折的部分,同样重要。
午餐在一家老字号餐馆解决。
锅包肉、雪衣豆沙、白肉血肠、地三鲜……浓郁的东北风味让一家人大快朵颐。
小云舒也吃得津津有味,尤其喜欢那松软香甜的雪衣豆沙。
下午,他们来到了伪满皇宫博物院。
这座融合了中西风格的建筑群,规模虽不及北京紫禁城,但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作为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
皇宫的历史定位,使其笼罩着一股沉重而特殊的气息。
走在这些房间和回廊里,看着复原的陈列和大量的历史照片、文物,祁国栋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