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祁国栋荣获“高桥省杰出贡献人物”
殊荣,声望如日中天之际,一股潜藏于暗处的寒流,正悄然向他袭来。
一封内容详实、列举数条“重磅罪状”
的匿名举报信,被同时投递到了省纪委、中纪委乃至更高层的相关信访部门。
举报信指控祁国栋在榕华市重大工程项目中“为亲友牟取巨额利益”
、“收受企业干股”
、“滥用职权排除异己”
,甚至影射其个人生活“奢靡腐化”
。
信件措辞尖锐,列举的时间、项目、关联企业名称看似有鼻子有眼,极具迷惑性和杀伤力。
这显然是祁国栋的官场竞争对手精心策划的一击。
此人同为省委班子成员,资历颇老,但在展理念和权力格局上与祁国栋多有龃龉,眼见祁国栋风头正劲、未来可期,嫉恨与权力欲交织,便使出了这最为阴险毒辣的手段。
匿名信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尽管省委主要领导对祁国栋的为人和能力有所了解,初步判断举报内容存疑,但如此严重的指控,必须按照组织程序和纪律规定进行核查。
一个由省纪委副书记带队、抽调精干力量组成的核查组,悄然进驻榕华市。
消息虽被严格控制,但在高层和小范围内不胫而走。
一时间,榕华市的官场气氛变得微妙起来,各种猜测、观望甚至幸灾乐祸的情绪暗流涌动。
祁国栋第一时间从省委主要领导那里得知了此事。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污蔑和中伤,他内心充满了愤怒,但更多的是一种被亵渎的痛心与极致的冷静。
他深知,这是对他党性原则和个人品格最恶毒的挑衅。
在市委书记办公室,孙陆雨面色凝重地推门而入:“国栋,外面有些风言风语……”
祁国栋抬手制止了他,神情平静如水:“陆雨,我已经知道了。
组织上会进行调查,这是必要的程序。
我们相信组织,相信纪律,相信事实。
你稳住市政府那边的工作,一切照旧,绝不能让任何工作因我个人的事情受到影响。”
孙陆雨紧紧握住祁国栋的手,目光坚定:“老祁,我信你!
榕华的班子信你!
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尽管开口!”
与此同时,在京城,身居核心岗位的祁云钟也通过自己的渠道得知了儿子被举报的消息。
他一生经历风雨,对这种伎俩洞若观火。
他没有给祁国栋打电话询问具体情况,那样反而会授人以柄。
他只是通过一次极其正常的家庭通话,语气沉稳地告诫儿子:“国栋,身正不怕影子斜。
任何时候,都要对组织忠诚老实,积极配合调查。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做好你该做的事,其他,交给时间和事实。”
父亲的话语如同定海神针,让祁国栋更加沉静。
他主动向核查组汇报了自己的家庭财产、社会关系,开放了所有可能涉及的工作记录,态度坦荡,积极配合。
核查工作在紧张地进行。
核查组调阅了海量的项目档案、会议记录、财务凭证,询问了众多相关人员和企业家。
对手显然做了充分的“功课”
,设置了一些看似合理的“线索”
和“关联”
,企图误导调查方向。
然而,假的终究是假的。
随着调查的深入,核查组现举报信中所谓的“亲友牟利”
企业,与祁国栋及其家人并无任何股权或利益关联,所有项目均通过严格公开的招投标程序。
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