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清晨,祁国栋接到市委组织部的电话时,正在批阅老城区改造的方案。
听到自己被选派前往省委党校参加为期三个月的青年干部培训班,他一时有些恍惚。
“祁县长,这是个很好的机会。”
组织部长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全省就三十个名额,市委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推荐你去。”
祁国栋放下笔,心情复杂。
一方面,这是组织对他的信任和培养;另一方面,榕华县正值展的关键时期,许多工作都离不开他。
晚上回家,他和黄莉雅商量这件事。
黄莉雅毫不犹豫地说:“当然要去!
这是多大的荣誉啊。
县里的事有孙书记和其他同志在,你不用担心。”
祁国栋叹了口气:“这一去就是三个月,安安都快不认识爸爸了。”
黄莉雅握住他的手:“孩子我会带好。
你要把握这个机会,好好充电学习。”
第二天,祁国栋向孙陆雨交代工作。
孙陆雨听后大力支持:“老祁,这是好事!
你放心去,县里有我。
正好借这个机会,你也好好总结一下这些年的工作经验。”
带着大家的期望,祁国栋踏上了前往省城的列车。
省委党校坐落在省城西郊,环境幽静,绿树成荫。
报到那天,他看到来自全省各条战线的优秀干部,既有像他一样的县区领导,也有省直机关的处级干部,还有国企高管和高校学者。
开班式上,省委副书记亲自作动员讲话:“希望大家珍惜这次学习机会,静下心来读原着、学原文、悟原理,切实提高政治能力和理论水平。”
祁国栋被分在一班,宿舍是简单的单人间。
放下行李,他立即给黄莉雅了条信息:“已安顿好,环境不错,勿念。”
学习生活紧张而充实。
每天早晨六点半起床晨读,上午听课,下午研讨,晚上自习。
让祁国栋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周的“经典着作研读”
课。
教授要求大家原原本本读《共产党宣言》,不能带任何辅导材料。
“读原着就是要摆脱二手解读的依赖,直接与经典对话。”
教授的话点醒了祁国栋。
这些年来,他忙于具体事务,很少有机会静心读书思考。
晚上自习时,他认真研读《宣言》,很多以前似懂非懂的道理突然豁然开朗。
他在笔记上写道:“展为了人民,展依靠人民,这不是口号,而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
学习期间,祁国栋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
同宿舍的李明是省改委的处长,理论功底扎实;邻桌的张华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副院长,思维敏锐;还有来自国企的王强,实践经验丰富。
一次小组讨论中,大家围绕“新时代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
展开激烈辩论。
李明认为:“领导干部最重要的是政治能力,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
张华反驳:“光有政治能力不够,还需要专业能力。
现在很多干部不缺政治觉悟,缺的是专业素养。”
王强插话:“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为民情怀。
没有这个,再强的能力也是空谈。”
祁国栋沉思良久,开口道:“我认为这几方面缺一不可。
政治能力是方向,专业能力是基础,为民情怀是根本。
就像开车,既要知道往哪开,也要会开车,更要知道为什么开车。”
他的比喻引得大家纷纷点头。
教授总结道:“国栋同志说得好。
我们的干部就是要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