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清点完毕,樊跃将清单揣进胸口内包中,他还特意缝了颗扣子,避免清单遗失,等着不远处正与吴春月告别的姚纤。
夏季清晨阳光微暖,晒在背上舒舒服服的,令人想要回到床上继续睡觉,姚纤同吴春月告别,转身看向王栩知:“想好了,你们此番行为算是彻底站队。”
“想好了,我问了龙山派其他弟子,也问了父亲,对此,他们都没有意见,”
王栩知将一封信递给姚纤,“这是父亲让我转交给你的信。”
姚纤接过信,当着王栩知的面将信拆开看,信中不到十行字,写着:
吾儿栩知,劳烦两位贵人照顾。
今夕事不得已而为之,实乃他们太过欺人,行走江湖多年,朝堂的秉性谁不知,却不知烂到如此地步。
若两位贵人愿拨乱反正,龙山派自当永远跟随。
姚纤看罢,将信递给王栩知:“且看一眼,便烧了,再写一封信给你父亲,做两副脸,你带少部分人跟着我们,让你父亲带大部分跟着太子一党,至于怎么做,你们父子之间商量后,告知于我们即可。”
“是。”
王栩知匆匆行礼,随后掏出火折子将信烧掉。
不远处,吴为山携带妻女站在大门口,一个个相送,樊跃走到他身后,行礼:“吴乡老的事在下会告知殿下,相信殿下很快就会来此拜访。”
“多谢大人引荐。”
吴为山赶紧行礼,心中微微麻。
云崖村村民将自己关在家中,从窗户缝往外看,十几辆牛车,十几匹马,五六十人护着牛车往换云山那边爬。
今日阳光明媚,李忝坐在山坡上,瞧着一堆堆淤泥、烂衣、枯枝、败叶、碎石从城门运出来,物资短缺,已有部分村民带着人上山挖野菜,剩下的即使吃不饱,却也拼尽全力干活,仿佛只有这样,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近午时,通往云北城那条路忽然闹起来,不知是男还是女喊了第一声:“郡主带着物资回来了!”
人潮涌动起来,闲着的百姓纷纷寻找高处,甚至有的为了看清牛车,爬上大树。
马蹄声在前,牛车轱辘晃着响,看到人与牛车,老百姓欢呼不已,又着急的想抢个先,被士兵与其他维护秩序规则的拦住:“粮食、物资既都到了,每个人肯定都有,且等一等,不急于一时。”
好生相劝,人却无法好生相等,眼见着要乱起来,杨侣、霍望天、岳安然、杜云珂站出来,由杨侣开始威胁:“诸位,我们不是朝堂之人,杀了人也能摆脱律法限定,你们若再这么闹下去,我们会砍断其手脚示众。”
再由岳安然进行安抚:“大家团结一致对抗水灾近半月,怎么坚持下来的,每个人都知道,粮食会由老少妇孺们统一煮成粥、炒成菜,大家各自忙,等好了后,会敲鼓让大家统一吃饭,何必急于这一时呢?”
红白脸依次唱罢,人群骚动渐渐缓和,各自工头唤一声,便继续进城干活。
另一边老少妇孺开始洗锅洗碗洗筷,欢声笑语持续不断,连日来压在大家身上无形的枷锁被拿掉,每个人的表情都松弛许多。
阳光最刺眼的时候,李忝走到队伍最前面,一双眼未曾离开过姚纤,但也看到无数生面孔,她只走了五天,却好像走了一整年。
姚纤下马,将手中的缰绳递给李忝,随后说:“这些物资都是云崖村吴乡老所赠,这位是吴乡老的儿子吴明微,这位是龙山派少主王栩知,他身后的都是龙山派弟子。”
三人见过礼,摆脱客套之后,李忝方才话:“现如今南江的水刚下去,需要管理、人手的时候,二位要是不介意,可否留下来一起帮忙?”
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自是可以的,一切听殿下吩咐。”
合作很愉快,李忝转头看向卸货的姚纤:“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