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很大,江湖不止有侠客,也有伪君子。”
胡枕安。
“小姐,有一批江湖人士送了物资来,看他们的样子,似是在路上遭遇围杀,”
杨侣匆匆朝姚纤跑来,见着胡枕安,愣住,也行礼,“前辈怎么在这儿?”
“先不说这个,来得人是哪门哪派的?”
胡枕安摇头,她不想他人知晓自己来此的原因。
“无门无派,只拿着武林盟主的令牌。”
“武林盟主?谁呀?”
李忝自远方走来,杂书将武林形容成一个神秘且厉害的江湖。
三个人本围成一个圈儿,见到他走来,便留了个缝隙,将他纳入进来。
“殿下长在北疆,连连战事,自然关注不到朝廷与江湖的变化,我这有两个册子,您跟小姐换着看,一本是江湖,一本是朝堂。”
胡枕安将两本册子分开,江湖那本递给姚纤,朝堂那本递给李忝:“殿下,按理说现在也没有外人,这些都是安岳乐坊收集的信息,论情报、信息收集,我们安岳说第一,就连梅花楼都不敢说多说几个字,册子里记载的内容真实有效,多看有益。”
李忝粗粗翻了一遍,里面他认识的也就上京打过照面的官员,只是这册子记载太过详细,简直将官员祖宗十八代与后代都记录在册,死的用红线划掉,身份改变的,有细笔沾红墨在后面登记。
“好啦,收下吧。”
姚纤将一只手压在册子上,恰在此时那批江湖人士拉着牛车、马车成功抵达南江城门。
这闹起来的声音惹得众人回头看,老百姓与士兵深知这是上面人的事,因此只干看着,没瞧着人过去,便会将目光放到上京这群贵人身上。
“姚兄、姚纤、樊跃,跟我一起去接一下。”
姚纤将手中的册子顺手塞进随身背的挎包中,跟着李忝一起往外走,这群自称是江湖人士的浑身上下散出一股浓郁的血腥味,她站在李忝身后,用一双眼睛盯着这群人看。
“草民见过殿下,这些都是武林盟主黄飞芯命人收集的物资,只是路上被人一群黑衣人无缘无故打劫,损失一半以上。”
“如此多谢黄萌主,杜锦、宋乡遇,叫人来搬东西。”
篝火十处,将洪水淹没的南江城城门照得通亮,宋乡遇从士兵中调了十人,杜锦从寻常百姓中叫了十名壮丁,在李忝的指示下,寻了个高处放防水的油布,将物资搬到上面码好,不放心,又盖了一层油布。
姚明钰在一旁坐着,提笔清点物资,又对了对那群江湖人士递过来的清单,途中遇上黑衣人打劫,又少了些许人,这些人若形单影只,则无法补偿,若有家人亲眷,朝廷必须安抚。
只不过这是又民间自行组织的行为,总归是为了南江的水灾,为了安抚民心,必须好好比对清楚,他将两份清单誊抄一遍,起身问对面的男子:“大侠,您是黄盟主指定的这一行的领头人,对吗?”
“姚公子唤我名字即可,我叫何永尚,是此行的领头人。”
何永尚起身,脸上的伤还未愈合,虽抹了药,但伤口又深又粗,血红色的口子像有血溢出,又像愈合,姚明钰看不明白,只将手中两份清单递给他:“一份是你们提供的,一份是我刚根据现场物资整理的,你看看有没有不对的地方。”
何永尚一左一右看着两份名单,不远处老百姓跟士兵团结一致,用树杈将油布支起来,虽没下雨,但以防万一,更何况这是三殿下吩咐下来的事,即使不理解,但三殿下是殿下,是陛下的儿子,此举肯定有他的顾虑。
这群老百姓是这么想的,他是殿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们是老百姓,在如此天灾面前,有饭吃、有病治、有地方睡觉,比什么都好。
只要不死,天家人说什么,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