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主动出击、掌握些许主动权的筹码。
林晚星。
这个名字再次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
拯救她,或许真的能成为一条至关重要的引线,一条通向江予哲和他背后那个神秘组织“星火”
的、更为稳固和深入的连接线。
之前与江予哲的合作,更多是建立在共同调查沐家真相的基础和一丝基于直觉的、飘忽不定的信任之上,但彼此之间始终隔着一层看不见的薄纱,互相提防,信息交换也极为有限。
她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运作模式,他们庞大而隐秘的情报来源,甚至……他们所能提供的、完全不同于周复明之流冰冷利益算计的、另一种形式的“力量”
——那种源于信念和理想的力量,或许在某些时刻,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而林晚星,就是这个打破僵局的最佳契机。
她对江予哲毫无保留的信任显而易见,她在那个组织内部似乎也颇受重视和喜爱。
通过她,或许能以一种更自然、更不引人怀疑的方式,更深入地融入那个圈子,获取更接近核心的信息,甚至……在未来某些决定性的关键时刻,能得到一股来自“光明”
层面的、意想不到的助力。
这并非纯粹的利用——沐兮在心底对自己冷静地剖析,至少不完全是。
她确实对那个眼神清澈、信念坚定的女孩抱有几分乎算计的真实关切,也对江予哲他们所追寻的那个遥远而美好的理想世界,存有一丝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微弱的敬意与向往。
只是,在她选择的这条布满荆棘、注定浸满鲜血的复仇之路上,任何一点可能照亮前路的光亮,任何一股可能借用的力量,无论其来源是光明还是黑暗,她都必须在权衡之后,尝试去抓住,去整合,化为己用。
想通了这一点,沐兮的眼神重新变得如同经过淬火的寒铁般坚定、冰冷。
她走到书桌前,铺开一张素白的信纸,这次没有丝毫犹豫,落笔迅而字迹清晰。
这是写给江予哲的,通过那条仅有几人知晓的秘密渠道。
在信中,她简要而克制地提及了白日教堂外惊险的一幕,只轻描淡写地说自己“恰逢其会”
,“侥幸”
协助林小姐脱身,并未过多渲染自身作用,重点表达了对林小姐后续安危的真诚担忧。
语气把握得恰到好处,既有适度的关切,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
最后,她隐晦地询问对方,是否有需要她从周复明或普德药房方向帮忙留意之处,以此示好,并抛出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明确信号。
这封信,既送了顺水人情,示了好,抛出了希望更紧密合作的橄榄枝,也将自己白日里看似冲动的行为,合理化为一次“恰逢其会”
的仗义出手。
同时,更为她明日不得不再次踏入周府,埋下了一个“为了共同目标而继续深入调查”
的合情合理的伏笔。
做完这一切,沐兮才开始真正为明日的“鉴赏”
之约做准备。
她走到父亲留下的那个红木书柜前,找出藏书目录,仔细翻阅,从中挑出寥寥几本关于基础医学和德国近代工业展的书籍。
她坐在灯下,快而专注地翻阅着,确保明日与周复明交谈时,能有最基本的、不至于露怯的交谈资本,甚至能不经意间抛出几个内行的问题,以迎合他“博学长辈”
的设定。
她甚至从衣帽间里,精心挑选了一套看似款式简单低调、实则剪裁极为考究、用料精良的玄色旗袍。
这套旗袍颜色沉静,却能极好地衬托出她纤细的脖颈线条和不堪一握的腰肢,在特定角度和光线下,能微妙地勾勒出一种易碎而需要庇护的脆弱感。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