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田令》的颁布,如同惊雷,炸响了沉寂千年的土地秩序,将生存的根基还给了亿万耕作者。
帝国的肌体,因此注入了最原始的活力。
然而,端坐于澄心堂最高处的云舒,目光却已越过田间地头丰收在望的喜悦,投向了更加深远、关乎国祚绵长的未来。
她深知,分配土地,仅是解决了“生存”
这一基本命题;而要确保改革果实不被窃取,要让这庞大的帝国真正脱胎换骨,必须点燃文明的星火,重塑国民的魂魄。
这星火,名曰——教化。
一场比土地革命更加深刻、阻力也必然更为顽固的战役,即将在思想文化的战场上打响。
这一次,她的对手,不再是某个具体的勋贵集团或地方豪强,而是延续了千年的知识垄断壁垒和盘踞在无数人头脑中的守旧思想枷锁。
诏令颁布前的帝国,知识被世家大族和少数儒学派阀紧紧攥在手中,视为维持阶层的禁脔。
寒门子弟欲求学问,难于登天;女子无才便是德,更是铁律。
大多数百姓目不识丁,浑噩一生,易于被奴役驱使。
而朝堂之上,那些皓穷经、开口闭口“祖宗成法”
的旧式文人,依然构成着庞大的保守力量,他们将一切不同于圣贤之言的学问,皆斥为“异端”
、“末流”
。
文化领域版本更新?是g(云舒)准备强行上线全民义务教育dlc(官办学堂),挑战全服最强公会(知识垄断阶层)的核心利益(解释权)!
没有预兆,在一个看似平常的大朝会上,云舒力排众议,直接颁布了由她亲自主持拟定的《兴学令》。
这道诏书,如同一把锋利的犁铧,誓要犁遍帝国思想文化的冻土!
诏书核心,石破天惊:
体系重建:诏令各州、府、县,由官府拨款,普遍设立官办蒙学堂(基础教育)和县学(中等教育),建立覆盖全国的官学体系。
师资由朝廷选派、考核并给俸禄。
宗旨革新:明确办学宗旨为“启民智、授实学、育新民”
,彻底摒弃只培养官僚的旧目标,转向培养具备基本文化素养、实用技能和国家认同的新一代国民。
内容革命:这才是真正的风暴眼!
云舒亲自指导,召集一批思想开明、精通算学格物的学者(包括部分被破格启用的“明算科”
、“明工科”
人才),编纂新式教材《新编蒙学》系列。
教材内容大胆突破:
去神圣化:大幅削减空洞的经义注解,保留精华,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硬背。
重实用:加入大量基础识字、算术、简单几何,以及农事常识(节气、作物)、地理概略(大夏疆域、周边国家)、卫生知识(防病、急救)。
塑认同:编写浅显的历史故事,重点讲述英雄保家卫国、能臣治理地方、明君励精图治的事迹,潜移默化培养爱国情操和对当前新政的认同。
普法教育:摘录《大夏新律》核心条款,用通俗语言解释,让孩子们知法守法。
工具简化:云舒凭借穿越者的优势,推出了一套笔画大幅简化的常用字表(简体字雏形),作为蒙学入门选,极大降低了识字门槛。
性别平权:最具颠覆性的一条!
明确宣布“鼓励乃至强制适龄女童入学,费用由官府补贴或全免”
!
打破千年禁锢,为女性开启通往知识世界的大门!
这道诏令,等于直接宣判了旧式知识分子赖以生存的“知识特权”
的死刑,也动摇了“男尊女卑”
的伦理基石。
诏令一出,天下震动!
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