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技术层面的巨大差距,比单纯的武力威胁更让人绝望。
地球文明,真的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成长到足以对抗这种存在的程度吗?
深深的疲惫感和紧迫感袭来,陈三七揉了揉眉心,暂时关闭了对外界遗物的分析。
他需要静一静。
然而,当他将注意力转回自身时,另一个同样棘手、甚至更关乎根本的问题浮现出来——那就是他在与噬魂兽决战时,清晰感受到的身体与真元之间的那层“隔阂”
。
他走到实验室一旁的静室,盘膝坐下,摒弃杂念,开始内视。
丹田之内,筑基圆满的液态真元如同浩瀚的银色海洋,波澜壮阔,能量充盈。
意念一动,真元便应声而起,澎湃涌动,显示出极高的活性和控制度。
从能量储备和操控精度来看,一切正常,甚至比刚筑基圆满时更加深厚。
但是,当他尝试进行一些极限操作时,那种不协调感便再次出现。
例如,试图将真元在百分之一秒内于指尖完成九次不同频率的震荡,或者在经脉末梢模拟出最精微的符文结构时,真元的流转总会出现一丝极其细微、几乎难以察觉的迟滞和“虚浮”
感。
仿佛这身磅礴的真元,并非完全由这具身体自然而然孕育而生,而是某种……被“填充”
进来的强大能量,与身体这个“容器”
之间,还存在着一层极薄的、难以言喻的“膜”
。
“怎么会这样?”
陈三七心中充满了疑惑。
自他从中年危机中获得传承,凭借科学思维破解修炼难题,一路突破到筑基期,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
身体与真元一直是水乳交融,如臂指使。
为何在达到筑基圆满,触摸到金丹门槛时,反而出现了这种不匹配的迹象?
他仔细回忆每一个修炼的细节。
《勿我心经》强调中正平和,根基稳固,他自问每一步都走得极为扎实,从未贪功冒进。
利用科学仪器辅助修炼,也是为了更精准地控制能量,避免差错。
那问题出在哪里?
一个个可能性在他脑海中闪过:
“难道是身体本身还存在某种我未曾察觉的限制或者枷锁?”
他想到了人类基因中大量的非编码区,想到了那些被称为“垃圾dna”
的片段。
是否在这些看似无用的基因深处,隐藏着关乎生命层次跃迁的密码?末法时代,是否不仅仅是灵气稀薄,连人类自身的肉身,也因漫长岁月的演化或某种未知原因,被套上了无形的枷锁?
“又或者,想要突破金丹,不仅仅是能量的积累和质变,更需要肉身这个‘鼎炉’达到相应的强度?”
金丹大道,顾名思义,是要在体内凝聚出一颗固态的、蕴含庞大能量与生命印记的“金丸”
。
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冲击和结构重组。
如果肉身强度不够,无法承受金丹凝聚时的恐怖压力,或者无法提供足够稳定和精密的“工作环境”
,那么失败甚至崩解就是必然的。
他现在感觉到的“隔阂”
,是否是身体在向他出预警——目前的“容器”
,还不足以承载“金丹”
这颗更高质量的“果实”
?
“肉身与真元,必须达到完美匹配、相互促进的状态,才能突破?”
这个念头让陈三七陷入了更深的思考。
传统的修仙理论中,虽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
的说法,强调了精气神三者合一,但更多是侧重于能量和精神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