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也等着你呢!”
白初薇挥着手坐进了车里。
温雨慈点点头,拍了拍身上沾着的雪花,深吸了一口清冷而熟悉的空气,转身向自己家走去。
与段砚舟家那需要亲手点燃的冷清不同,自家楼里早已充满了热闹的烟火气,连楼梯间都飘荡着别人家炖肉的浓香。
刚用钥匙打开家门,一股温暖、丰盛的气息便将她整个人包裹住,驱散了从外面带来的所有寒意。
“回来啦?”
系着围裙的温母从厨房探出头,手里还拿着锅铲,“快洗手,来帮妈妈择菜!
你爸这个帮手净帮倒忙,蒜苗都快被他掐没了!”
正在客厅茶几旁笨手笨脚对付一把蒜苗的温父闻言,委屈地抬头:“我这不是在努力嘛……小慈快来救场!”
看着父母拌嘴的熟悉场景,温雨慈心头一暖,脸上不自觉地漾开笑容。
“来啦来啦!”
她脆声应着,换上柔软的居家拖鞋,将外套挂好,小跑着钻进厨房。
厨房里热气蒸腾,锅里咕嘟咕嘟地炖着红烧肉,香气扑鼻。
温雨慈熟练地系上另一条围裙,接过温母手里的活儿,开始清洗碧绿的青菜,处理活蹦乱跳的鲜虾。
母女俩配合默契,偶尔低声交流着火候咸淡,温父则被“配”
去摆碗筷和擦拭酒杯。
在这个过程中,温雨慈偶尔会有一瞬间的走神,想起在另一个房间里,她和白初薇亲手贴上的那些窗花福字,想象着它们此刻在灯光下会是怎样温暖的红。
但这思绪很快被母亲“递一下老抽”
的呼唤拉回现实,重新融入这唾手可得的、实实在在的家庭温暖里。
夜幕彻底降临,窗外偶尔炸开一簇绚丽的烟花,映亮夜空。
家里的年夜饭也终于准备妥当,琳琅满目地摆满了餐桌:象征年年有余的清蒸鲈鱼、红润油亮的红烧肉、寓意团团圆圆的四喜丸子、清爽的凉拌菜、鲜美的鸡汤……中间还摆着一盘刚刚出锅、形似元宝的饺子。
电视早已打开,熟悉的春晚开场音乐响起,欢歌笑语充满了整个客厅。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杯子里斟满了饮料或酒。
“来,为我们家,为我们所有人的健康平安,新年快乐!”
温父笑呵呵地举杯。
“新年快乐!”
温雨慈和母亲也笑着举杯相碰。
清脆的碰撞声,是幸福最动听的声音。
餐桌上的气氛轻松而愉悦。
他们一边品尝着精心烹制的美食,一边看着春晚节目,时而对某个小品哈哈大笑,时而点评一下歌手的唱功。
温母不停地给温雨慈夹菜,嘴里念叨着:“多吃点鱼,聪明!
吃点这个丸子,圆满!”
温雨慈碗里的菜堆得像小山一样高,她享受着这“甜蜜的负担”
,心里被填得满满当当。
当电视里响起一温馨的歌曲时,她看着父母带着笑意的侧脸,看着窗外别人家绽放的烟花,一种平静而深沉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她悄悄拿出手机,翻看下午在段砚舟家里拍的照片。
照片里,红色的福字、窗花在朦胧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宁静而美好。
编辑好短信:段砚舟,愿你此刻,无论身在何方,也能感受到这样的温暖。
新年快乐。
美好的祝福和照片一起送了过去,然后,她收起手机,夹起一个胖乎乎的饺子,蘸了点醋,满足地咬了一口,重新加入到父母关于节目内容的谈笑中。
在这个万家团圆的夜晚,她的心被两份牵挂填满——一份在身边触手可及,另一份,则随着这除夕的灯火与祝福,飞向了遥远的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