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的光映在桌子上,饺子的热气在灯光下轻轻晃动,每个人的脸上都满是笑容,眼里透着对新年的期待。
崔姝收拾碗筷的时候,发现碗柜里还剩几个干净的青花瓷碗,突然想起什么。
“对了,我早上擦碗柜的时候,看到里面还有几个空碗,咱们明天包点饺子,给张奶奶、杨大爷他们送过去,感谢他们平时的帮忙。”
大家纷纷点头,苏锦笑着说:“好啊好啊!我明天跟您一起包,包点不同馅料的,让街坊们都尝尝。”
沈亦舟也说:“我明天帮忙送,顺便给他们拜个早年,祝他们新年快乐。”
掸尘日虽然累了一天,却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
这个掸尘日,不仅扫走了家里的灰尘,更扫走了一年的疲惫。
……
除夕的晨光刚漫过乌镇的白墙,就被巷口飘来的蒸饺香搅得暖融融的。
苏木家的院子里,红灯笼早就挂满了廊檐,从院门口一直垂到腊梅树下,红色的灯穗在风里轻轻晃,偶尔落下的雪粒沾在灯面上,瞬间化成细小的水珠,映着晨光亮晶晶的。
彩色风车立在石桌旁,风一吹就哗啦啦转,连院角的腊梅都开得格外盛,嫩黄的花瓣裹着晨露。
甜香顺着风飘进厨房,与崔姝刚熬好的八宝粥香气缠在一起,勾得人胃里直发痒。
“阿莹,快来尝尝粥!”崔姝系着藏青色围裙,围裙上还沾着点面粉,从厨房探出头,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八宝粥。
粥熬得浓稠,糯米开花,红枣、桂圆、莲子、花生沉在碗底,泛着琥珀色的光,上面还撒了层晒干的桂花,香气扑鼻。
“我特意多熬了一个钟头,用的是去年的陈糯米,比新米更软糯,你刚出院,得吃点软和的养养肠胃。昨天去老街‘福记蜜坊’买了罐桂花蜜,老板说这是今年最后一批,甜得纯,没掺糖精,我在粥里加了两勺,你尝尝合不合口味。”
徐佳莹刚把客厅的青花瓷碗摆好,碗柜里的青花瓷碗是她珍藏多年的宝贝,有外婆传下来的缠枝莲纹碗,也有后来在古玩市场淘的腊梅纹碗,每一只都透着温润的光泽。
听到崔姝的声音,她快步走过来,接过碗吹了吹,指尖触到碗壁的温度,暖得人心头发热。
舀起一勺放进嘴里,糯米的软糯混着红枣的甜香在舌尖散开,桂花蜜的清甜在喉咙里蔓延开来,连胃里都跟着暖融融的。
她忍不住点头,眼里满是笑意:“太好吃了!比去年熬的还香,桂花蜜加得正好,不甜不腻,连我这没什么胃口的人都想再喝一碗。”
“喜欢就多吃点,锅里还熬着一大锅呢。”崔姝笑着说,又转身往灶台上的砂锅里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