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大,路过门口的人只要留心,就能看见里面的情形。
姜淳于不知道下雨的时候,这个洞口会不会进雨。
她索性找了一块布,在墙壁上打上洞,把布挂在石桌后面的位置一点。
这样,不大的山洞就形成了一个有隐私的隔间。
就算有人掀起芦苇席子做的门往里看,也只能看见石桌和那两个木头桩子。
姜淳于把芦苇席子卷起来,开始打开石桌上,向前进放的两个大的行李包掏东西。
大小盆四个,毛巾三条,饭盒搪瓷缸牙缸牙刷……
基本生活物资,姜淳于都有准备,不过也就是放在外面做个样子。
她有空间可以睡觉,是不会傻的在山洞里,留着喂蚊子的。
姜淳于没找到放包的地方,装着衣服的包又不能放在地上。
她干脆把那两个树桩子给移到了树杈做的衣架子下面,包直接放在树桩子上。
床铺好,东西收拾好,再看这个山洞就有了点模样。
虽然简陋,但是总比谁露天地强吧。
晚上,还是向前进来喊的姜淳于。
因为人多,且为了节约大家的时间,基地建了三个食堂。
向前进带着姜淳于去的,是基地最大的食堂。
今天姜淳于来,周文雍特意进山打猎,在食堂开小灶摆了三桌,给姜淳于接风。
一桌,除了周文雍,就是基地的主要领导和地位比较最高的两个高工。
另外两桌,都是周文雍的人。
姜淳于看了一眼,除了赵德彪和刘宇宁在桌,其他的熟面孔一个都没看见,包括向前进。
周文雍介绍姜淳于的时候,用的是,这是我领导的闺女。
从他到这里来,到现在,还是第一次郑重地给别人接风。
开始,几位领导和高工还以为姜淳于是周文雍的对象。
听说是周文雍领导的闺女,心里就有些犯嘀咕,这领导是有多想不开,把这么小且长得这么漂亮的一个小姑娘往大山里塞。
虽然他们三线工程很重要,但是实话说,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吃的苦。
别到时候没待几天,就哭鼻子抹眼泪的回去。
而且,这个周文雍也是刚来没多久。
之前的军代表,是个团级干部,基地创建初期就来了。
人虽然固执不懂得变通,但是不像周文雍,看不出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