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不得的。
“第三步,蓄水!”她的声音稍缓,但紧迫感不减,“在找水打井的同时,要立刻动员全村,清理、加固现有的每一个水窖。那些年久失修、渗漏严重的水窖,要连夜抢修;还要收集一切能蓄水的家伙什——破了的缸、裂了的瓮、锈迹斑斑的铁桶、甚至结实的麻袋、塑料布,都不能放过!接下来的每一场雨,每一场雪,都是老天爷赏下来的救命水,是恩赐!一滴也不能让它白白流走!雪水融化了要想法子引到窖里,雨水下来了要千方百计存住!咱们要把能攒的水都攒起来,积少成多,以备不时之需!”
“第四步,省水!”她的目光扫过每一户村民的方向,语气异常严肃,“从今天起,从现在起,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要把‘省水’这两个字,刻在脑门上,烙在心坎里!张教授和陈阳会尽快教大家滴灌、覆膜保墒这些最省水的种植法子。在日常生活中,洗菜淘米的水要留着喂猪饮畜,洗脸洗手的水要用来洒院子抑尘或浇灌屋角那点耐活的菜苗,洗衣服的水要用来拖地、冲茅厕!咱们要把每一滴水,都当成救命的油,不,比油更金贵十倍、百倍地来用!浪费一滴水,就是在掐断一条活路,就是在犯罪!”
这番关于水的论述,字字句句都戳中了所有村民的痛点和命门。
是啊,水是命,没有水,一切免谈。之前被灾难击懵的头脑,被恐慌和愤怒占据的情绪,此刻都被拾穗儿犀利而清晰的分析拉回到了最残酷却也最核心的现实问题上来。
人群中响起了热烈而沉重的议论声,充满了深切的忧虑和强烈的认同:
“穗儿娃这话是掏心窝子的话啊!没有水,真啥都白扯!”
“可不是嘛!我那口井,前天打水,绳子都快放完了才见着点泥汤子……”
“找水打井是正办!我家还有几根老山参,明天我就拿去镇上看看能不能换点钱!”
“对!我家还有头半大的猪,也卖了!凑钱打井!”
“家里的破缸烂盆我明天就拾掇出来,该补的补,该糊的糊!”
“以后洗脸水谁敢乱泼,我第一个不答应!”
群情激动,之前弥漫的绝望气息被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所取代。
每个人脸上都少了几分茫然,多了几分具体的思量和跃跃欲试的冲动。
这时,陈阳一步跨到拾穗儿身边。这个从省城来的年轻技术员,脸上早已没了初来时的书卷气,取而代之的是被风沙磨砺出的粗糙和与村民同甘共苦的坚毅。
他看着拾穗儿,眼神里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惊叹、赞赏,还有一种坚定不移的支持。
他朗声开口,声音洪亮,确保在场每个人都能听清:“乡亲们!穗儿说得太好了!太对了!一针见血!水就是生命之源,更是治沙之本!她完全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和关键!”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