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一道淡淡的灰印,却浑然不觉,只是笑着看向拾穗儿,眼里的光比车站的顶灯还要亮。
“这是我们团队闲置的便携检测仪,精度特别高,能测土壤湿度、幼苗含水量,还有光照强度……你带回去测沙枣苗的生长数据,比手记准得多,还能省不少时间。”
拾穗儿看着地上的纸箱,心里忽然一紧——她知道这种检测仪,之前在实验室见过,价格不便宜,而且体积不小,陈阳肯定是抱着这两个箱子,一路从学校赶过来的,说不定还挤了地铁,一路颠簸,肯定累坏了。
她伸手去接纸箱,指尖刚碰到硬邦邦的瓦楞纸壁,就感受到里面仪器的重量,手臂不自觉地沉了沉。
“谢谢你,班长,”
她的声音有些发颤,不知道是因为箱子太重,还是心里的感动翻涌得太厉害,“又麻烦你跑一趟,你下午不是还有生态建模的实验吗?怎么……”
“实验哪有你重要。”
陈阳脱口而出,话一说完,就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耳朵尖瞬间红了,像被戈壁的日头晒过似的,连忙低下头,挠了挠后脑勺,露出几分憨厚的窘迫。
他的手指在帆布包的拉链上反复摩挲了两下,才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本泛黄的书,递到拾穗儿面前——书皮是深绿色的,边角有些磨损,封面上印着《沙漠生态研究年鉴》几个黑色的宋体字,一看就是被反复翻阅过的。
“这个……我整理实验资料的时候翻到的,里面有几章专门讲沙枣和沙棘混播技术的,还有戈壁土壤改良的案例,对你回去搞生态改良肯定有用。”
拾穗儿接过书,指尖轻轻拂过磨损的书脊,像是在触碰一件珍贵的宝物。
她翻开扉页,一行工整的钢笔字映入眼帘:“愿沙枣花香,伴你一路顺遂。”
字迹有力,笔画流畅,却在“顺遂”两个字的末尾,微微顿了一下,墨水晕开一小点,像是写的时候格外小心,又带着点说不出口的忐忑。
她盯着那行字,心里像被刚熬好的沙枣粥烫了一下,甜丝丝的,又带着点温热的酸涩,眼眶不知不觉就红了,连忙眨了眨眼,把快要掉下来的眼泪逼了回去。
“呜——”
悠长的火车进站鸣笛声突然响起,震得人耳膜发颤。
站台广播里传来乘务员清脆的声音,催促着前往西北方向的乘客尽快检票上车,声音尖锐又急促,像在赶时间似的。
“该上车了。”
拾穗儿把书紧紧抱在怀里,书页贴在胸口,能感受到纸张的温度,像陈阳掌心的温度。
她弯腰去提地上的纸箱,刚用了点力,就被陈阳拦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