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李二想了想,说道:“传旨宿国公,命其就地为夷男举哀。”
李二是个识英雄重英雄的人,纵使夷男是敌人,但夷男的此举,倒也深得他心。
“陛下圣明。”众人闻言,齐齐躬身说道。
对于众人的言语,李二笑而不语,他心里清楚,这算哪门子的圣明?
李二看了看大殿之下的李恪和李泰兄弟。
今日大军凯旋,作为皇子,这两兄弟自然也来了,不过两人都低调,一直没怎么吱声。
李恪兄弟见李二看向了自己,也是有些不解。
他们今日其实就是代表一众皇子来应个景,这会儿李二这么盯着自己,两人都有些不自在。
“今日朕甚是欢喜。”李二笑道,“恪儿,你来说说,此番我大唐拿下了薛延陀,对我大唐有何裨益?”
李恪是真的有些懵,怎么就扯到我了?
不过李二既然开口了,他当即也就站了出来,躬身道:“回禀父皇,此番夷男伏诛,薛延陀尽数归顺,可保我大唐北边再无战事。
至少数十年内,我大唐北边再无威胁,单就这一条,便是我大唐拿下薛延陀最大的裨益。”
拿下薛延陀最大的裨益就是如此。
可保北边无战事,也可让大唐北边的百姓没有战祸之危。
“恪儿倒是聪慧。”李二闻言笑道,“此番见解刚好一针见血,薛延陀如今尽数归顺我大唐,的确保证了我大唐的北边不再受异族的威胁,单就这一点儿,此番卫国公等人就为我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
听李二这么说,别说文武百官了,就连李恪自己都有些傻眼。
什么意思?
这称赞咱可受不起啊,拿下薛延陀的裨益本就是明摆着的,在场的谁又不知道?
父皇这是在抬举我?
原本正准备上奏的房玄龄也是一愣,手都摸到了袖笼中的奏章,闻言当即又把手缩了回来。脸上倒是没有什么惊讶,反而是一脸的恍然,颇有一副原来如此的意思。
李二也没藏着掖着,说道:“恪儿既然有如此见解,也当历练一番了,众卿可有什么好的推荐让蜀王历练一番?”
一直到这会儿,众人才明白了过来。
李二突然抬举李恪,这是打算搞事情啊。
李恪闻言,也是一阵激动,他虽然贵为蜀王,但没有实职,李二这是打算给他弄个实缺啊?
不过激动之余,他猛然想起,年前的时候李二就打算择一长安府府尹,当下也是心底一惊,不会吧?
而一众朝臣谁不是人精?
一听李二这么说,当即就都懂了。
甚至都猜到了李二的打算,一时间,众人也是纷纷推荐了起来。
不过特别意外的是,纵使众人都有推荐,但就是没一个人提到长安府尹。
李二闻言,倒也不意外。
毕竟那可是长安府尹,虽然官职不大,但象征的意义却是不浅。
随即,李二摆了摆手,道:“众卿的提议都不错,不过朕倒是觉得有个更好的地方可让蜀王来历练一番。”
来了来了。
众人一听李二这话,当即就明白了。
房玄龄闻言,笑而不语,只是伸手将自己袖笼中的奏章塞得更里面去了一些。
他已经想好了,回去之后就将这奏章焚之一炬。
李恪也是格外的紧张。
之前李二大寿之后,他还以为那个位置离自己越来越远了,毕竟当时的李承乾,虽然人没在,但风头属实是出够了!
“恪儿。”李二见众人不言,当即一脸笑意地说道,“长安府尹一职空置甚久,你可敢接下此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