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恭贺陛下,成此伟业。”长孙皇后盈盈笑道,“自前隋以来,数征高句丽,虽屡有建树,却最终无果而还,为此,前隋覆灭,天下动荡。
如今,陛下盖天之功,一战灭其朝食,成我汉家天下金瓯无缺之盛况,实乃彪炳千古之伟绩。
理当焚书祭表,以告天下!”
说完,长孙皇后,深深一拜。
李二见状倒是没有多余的动作,这是夸功,而他,也受得起。
正如长孙所言,无数年来,汉家天下数度征伐高句丽,却都是无果而回,如今,在他手上,高句丽彻底覆灭,这是何等的丰功伟绩?
不敢说比肩秦皇汉武,但后来帝王者,又有几人能与其比肩?
待长孙皇后起身,李二这才笑道:“此绝非朕一人之功,若是没有前线征伐的将士,何来此番大胜?”
“陛下所言甚是,为了征伐高句丽,我大唐无数将士喋血沙场,这才有了如今的金瓯无缺,妾身虽然不知前线伤亡几何,但想来必然是不少的。
当年,高明在日月山立纪念碑,上书‘一将功成万骨枯’如今看来,却是极为贴切。”
话虽这么说,但她心里想的却是若再改一字,可能更为贴切。
当然,那个字,她不能改。
李二闻言,也是点了点头:“何止是一将……但有些事情,却也是无法避免的。”
他知道长孙想的是什么,或者说她想要什么,但这个承诺,他不能给,也不敢给。
未来之事,谁又说得清楚?
真要走到了那一步,他不会犹豫的,是的,不会犹豫。
站在他的立场,皇权神圣而不可侵犯,哪怕那个人是他儿子,这一句话依旧适用。
没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长孙倒也没有多言,又说道:“此番倒是委屈了虞国公,他主政大唐户部多年,为了筹备大唐征伐高句丽的粮草,也是尽心尽力,可眼瞅着就在收获之际,却是隐退……”
“是委屈他了。”都没等长孙将话说完,李二便接茬道,“可若是开常科,的确需要一些德高望重之人才能服众。
真要换了别人上去,又有几个信服的?
而且,常科若是顺遂,也是足以名传千古的功绩。
就算比起金瓯无缺,也是不遑多让。”
他这话倒是没说错,常科的出现,的确奠定了中国一千多年的科举取仕制度,这个本应在他儿媳手上大放异彩的东西,却是因为李承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