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马儿跑,就得给马儿管够草!
啥鸡儿都没有,就想别人跟你拼命,可能么?
“陛下不可!”众人也发现了李二的异常,见他那一脸激动的模样,戴冑急忙说道,“陛下,自古以来只有官员定品,工匠要是定品,那岂不是乱套了?”
他其实也还没想好反驳的点,但看李二那个神情,他真担心李二脑子一热就答应了,所以只好先随口说了一个最显眼的理由。
“戴尚书误解了。”阎立德笑道,“定品不过是一个说辞罢了,下官的想法是效仿大明,为工匠定级。
最大程度的激发工匠的积极性。”
“若是让阎大将作说的这般,大唐每年要多支出多大一笔国帑,阎大将作可有想过?”戴冑最关心这个问题。
他作为户部尚书,每年国库是个什么情形,他比谁都清楚。
在贞观初年当这个家,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若是进行工业改革,将作监无需户部拨款,但微臣有一个条件!”
“陛下,工部也是如此。”段纶也立马说道。
早在昨夜,他们就想过戴冑会这么说,是以,两人都认真思量过。
而他们两个这么一表态,戴冑当即一愣。
就连工部都不用拨款了?
还别说,他户部顿时就轻松了许多了啊。
关键是,他没反驳理由了……
李二笑道:“不知两位爱卿有何条件?说来听听。”
其实不单单是他,大多数的群臣都猜到了。
“陛下。”阎立德和段纶对视一眼,当即说道,“我们的条件很简单,如果进行了工业改革,未来,工部也好,将作监也罢,必然会有盈利!
微臣希望盈利的部分,只记入账目,不收归国库,权当新的研发经费。
至于暂且所缺的部分,臣等自己想办法!
绝不动用国库一文钱!”
“荒谬!”阎立德刚说完,郑旭就反驳道,“自古以来,可有先例?”
“陛下,此举不妥。”王侍郎也站了出来说道,“如此一来,六部若是都纷纷效仿,那还要什么朝廷,设什么仆射,各自当家做主好了?”
他想把房玄龄也拉下水。
不过房玄龄是打定了主意不掺和这档子事儿,闻言依旧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