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产生,要从其他地方调人过去。没想到开会的时候,讨论起了城关镇的事情,满江几人对待祝秀是十分暧昧的态度。钟毅心里暗道:“看来本地人已经抱团,“两高”公路大局当前,需要一个稳定的局面,那就先稳一稳,等到老蒋把事情查清楚,再看祝秀的态度。但是发展一天不能耽误,既然祝秀不推动发展,就必须找一个人到时候配合孙友福推动城关镇的建设。
钟毅深谙县里的情况,随着经济社会建设逐步打开局面,在利益的纽带之下,县里这些以同学、战友、联姻缔结的人情关系网里,不选择一个一身正气、刚正不阿、不畏困难又颇具发展眼光的人是担不起这个责任的。毕竟城关镇不是农村乡镇可比,这个地方鱼龙混杂、三教九流,选谁合适呢?年龄大得不合适,毕竟下一步孙友福属于年轻人。年龄小的,又担心顶不住压力。这个时候,县里的干部形象如同过电影一般在眼前一一划过。突然,邓晓阳的形象在这里按下了暂停键。头脑灵活、三观端正、人脉丰富而又不失灵活,是地毯技术推广模式的第一人,如果不是邓牧为故意压着,孙友福是不可能比邓晓阳进步快的,最为关键的是,邓晓阳是本地人,是不会同流的本地人。对,就是邓晓阳去城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