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店内看到的疑似苏轼笔迹的装饰如出一辙,甚至更加精妙传神!
袁枚则从袖中取出一枚温润的古玉(是他自己带来的把玩件),放在桌上,开始娓娓讲述这枚玉的来历、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饮食典故,其学识之渊博,对古代器物、习俗了解之深,绝非一个现代“爱好者”
能伪装。
朱载堉的琴声也在此时悄然一变,奏出了一段早已失传的古谱,旋律奇古,闻之令人心静。
证据,不需要太多,有时候质量远胜于数量。
眼前这几位“古人”
的言行举止、学识气度,本身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林薇看着手中的字,听着耳边的琴声与讲述,感受着周围迥异于现代社会的氛围,心中的怀疑如同冰雪般渐渐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巨大的震撼和……难以言喻的兴奋。
她意识到,自己可能触碰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足以颠覆现代认知的巨大秘密!
“我……我需要一点时间……消化一下。”
林薇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所以,姜老板,你这店……其实是一个……时空客栈?”
“可以这么理解。”
姜小勺点头,“但这关乎重大,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不仅会扰乱我们,也可能对……历史产生未知的影响。
所以,我恳请林记者,务必保守这个秘密。”
林薇看着姜小勺诚挚而严肃的眼神,又看了看气度非凡的苏轼和袁枚,郑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我以我的职业操守和人格担保,今晚所见所闻,绝不会对外泄露半分。”
她顿了顿,眼中闪烁着记者特有的光芒,“但是……作为交换,或者说,作为我被卷入这个秘密的‘补偿’,我希望能获得一定的……知情权和记录权?当然,是在绝对保密和不干扰的前提下。”
姜小勺与苏轼交换了一个眼神。
看来,苏轼的计策奏效了,林薇从调查者,变成了想要参与和记录的“知情者”
。
这或许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
“可以。”
姜小勺最终点头,“但具体尺度,我们需要慢慢磨合。”
一场潜在的危机,在苏轼的妙计和众人的配合下,暂时被引向了一个看似可控的方向。
林薇正式踏入了时味居的核心圈层,而姜小勺也迎来了第一位知晓部分真相的现代“盟友”
(或者说,需要小心应对的“记录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