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和李白也屏息凝神,看着这位气场强大的女皇帝用餐,感觉比看姜小勺烹饪还紧张。
终于,武则天放下了筷子,拿起旁边洁白的餐巾(姜小勺临时找的面巾纸)轻轻沾了沾嘴角,动作从容不迫。
“此鱼片,火候尚可,鲜嫩有余。”
她缓缓开口,点评道,“造型亦算别致。
然……”
一个“然”
字,让姜小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牡丹虽好,终究是凡花。”
武则天目光平静地看着姜小勺,语气带着一丝属于帝王的疏离与高傲,“朕之所好,乃是天下独一无二之物。
这鱼片滋味虽佳,却尚未脱‘厨艺’之藩篱,未达‘意境’之巅。
姜店主,你可明白?”
姜小勺心中一凛。
武则天的意思很清楚,菜做得不错,但还不够好,不够“特别”
,不够配得上她“独一无二”
的身份。
她吃的不仅仅是味道,更是一种越寻常的“意境”
和“尊荣”
。
这要求,实在太高了!
但姜小勺却从中捕捉到了一丝契机。
意境?独一无二?或许……他可以尝试将“药融”
和“意念”
更进一步?
“陛下教诲,小子铭记。”
姜小勺躬身道,“小子学艺不精,未能让陛下尽兴。
不知陛下可否稍待片刻,容小子再试一次?”
武则天挑了挑眉,似乎对姜小勺敢于再次尝试的勇气有了一丝兴趣,微微颔:“准。”
姜小勺立刻返回后厨,大脑高运转。
牡丹是凡花?那什么是独一无二?龙凤?那是僭越。
莲花?似乎又不够霸气。
忽然,他想到了一样东西——极光!
那种自然界变幻莫测、绚烂瑰丽的光影,岂非正是“独一无二”
的象征?
但这个意象太难用食物表现了!
而且,如何融入“意境”
?
他看向那块依旧在墙角被香阵安抚的暗红碎片,一个大胆的念头冒了出来。
这块碎片蕴含的能量虽然混乱暴戾,但其本质极高,那变幻的光泽……是否能够借鉴?当然不是直接使用,而是……模拟其“变幻”
与“绚丽”
的特质!
他立刻行动。
这次,他选用了多种不同颜色的天然食材:紫甘蓝汁、菠菜汁、南瓜泥、甜菜根汁,以及作为基底的黑鱼片(颜色更深,更能衬托色彩)。
他将鱼片分别在不同颜色的蔬菜汁中短暂浸泡上色,然后同样片成薄片。
这一次,他不再追求固定的牡丹造型,而是将不同颜色的鱼片,按照心中想象的极光流转的形态,自由而写意地铺在盘中,层层叠叠,色彩交融,形成一种流动的、梦幻般的视觉效果。
同时,他全力运转“差意调和”
,不再仅仅是融入宁神安抚的意念,而是尝试将自己对“绚丽”
、“变幻”
、“独一无二”
的理解,以及一丝来自【吴道子壁痕】的“悟道”
意境和对自然伟力的敬畏,缓缓注入这些彩色的鱼片之中。
这比之前任何一次“药融”
或意念灌注都要困难,因为涉及的意念更抽象,更复杂。
姜小勺感觉自己的精神力如同被抽水机疯狂抽取,额头青筋暴露,伤口处的疼痛都仿佛变得遥远。
当最后一片如同幽绿极光的鱼片铺上,整个拼盘仿佛活了过来,色彩流动,光影迷离,虽然没有固定的形状,却自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属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