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片方拿45,4亿以后片方拿41。
杨简之所以让步,也是因为张一谋马上加入天眼影业,杨简也总不能不让他的电影上不了。
“好的,我明白了,挂了。”
佟钢很是雷厉风行。
杨简听着听筒里传来的忙音,拿着手机嘿了一声:“这老头,着急忙慌的干什么呢。”
电影局,张红森也来到了佟钢办公室。
“佟局,杨导怎么说?”
“他提了一个阶梯式分账模式”
佟钢把杨简的建议介绍了一遍。
听完后,张红森也点了点头,现在只能是这样来了。
“这倒是个办法,不过3亿这个点恐怕张伟品不会同意。”
“反正方案是给出来了,先让他们双方聊一下。
协议要是达成,这对两边都有好处。”
“嗯,那我先去准备一下,下午我就去过去。”
张红森点了点头,对佟钢的话表示赞同。
当天下午,在电影局的调停下,新画面与院线方的代表进行了第二轮磋商,就最低票价和分成比例的问题进行谈判,经过4个小时谈判后,《十三钗》出品方新画面与院线达成共识,主要是两点——
先,4亿票房之前,分账比例调整为片方45,院线55,4亿后调整为片方41,院线59的比例。
其次,40元35元30元的最低票价基本不变,但有特殊情况,例如团购、半价日等,影院可通过院线向片方申请调整最低票价。
张伟品就算再不想同意,他也不得不妥协,因为天眼嘉禾就是这么个态度,我都让步了,也提出了解决方案,从3亿给你提到了4亿,你要是还不识相,损失我们认,反正你张伟品也不好受,看看谁先完犊子。
而且和张伟品原来的方案比起来,也要更合理。
原来的方案是片方拿45,假设票房6亿,那么片方分账27亿。
现在的方案是4亿以前45,为18亿;4亿以后为41,为082亿,累计分账262亿。
嗯,差别不大,但是总比43的分账高。
其实美国院线和制片方的分账模式算是比较合理的,在美国,电影上映时间越长,院线收益越大。
在分成的合作方式中,制片方与影院的分成比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电影的上映情况随时调整。
一般前三周制片方与院线的分账比例是比10,除非碰上了《阿凡达》、《变形金刚》或《复仇者联盟》这样的高票房影片,这一世的《盗梦空间》也可以,这样才有可能延续得更久。
许多观众会选择在映周或是第二周观看影片,这通常会有一个较大的票房滑落。
如《暮光之城》系列,第二周它的票房滑落高达60到70。
如果接下来票房仍然滑落得厉害,还持续使用比10的比例,影院肯定会损失惨重。
票房快滑落时,比10的分成比例就不再被使用,而是以60比40取代,到了第七、八周,这个比例将变为65比35。
这就是美国各大院线偏爱大制作的原因,因为放映时间长,所能获得的利益也多,而且对制片方而言也是有益的。
只不过,这种模式适合比较成熟的电影市场,而华夏现在的电影市场距离成熟还距离较远,经济也在快展,各方面的成本也都在增长,所以美国这一套在目前的华夏来说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