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色终于变了。技术上的失败,尤其是被对方如此清晰、如此轻描淡写地指出根基性的错误,对他这种顶尖技术人员的骄傲是致命的打击。这比任何肉体惩罚都更让他难以接受。他开始怀疑自己过去几周的努力,是否从一开始就落入了对方的算计。
“这不可能……”他喃喃道,试图找出对方话语中的漏洞,但那份详尽的数据对比,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他自信的气球。
“分析师”没有给他喘息的机会,继续投放“认知炸弹”:“我们还注意到,你似乎对那个标记为‘伏羲-量子混合计算核心调试’的服务很感兴趣。你于本月7号、11号、14号凌晨,分别尝试了三种不同的端口扫描和协议探测手法。很遗憾,那同样是一个‘镜渊’节点,我们称之为‘海市蜃楼’。”
屏幕上又切换出新的证据,展示了埃文每一次探测,以及“伏羲”如何模拟响应,甚至如何“诱导”他进行更深层次探测的完整交互记录。
埃文的心理防线开始崩塌。如果连他自以为隐秘的侦察行为都在对方掌控之中,甚至是被对方引导的,那么他所谓的“潜入”和“窃密”,简直就像一个在导演注视下表演的小丑。一种深刻的无力感和被愚弄的愤怒交织在一起。
“你们……到底想怎么样?”他的声音干涩,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我们想知道,‘冥河计划’除了‘逻辑之毒’和‘源点污染’,还有没有第三轴心?除了你,星火内部,还有多少‘幽灵’?”“分析师”的问题直指核心。
埃文紧闭嘴唇,恢复沉默,用残存的意志力抵抗着。他不能背叛,否则等待他的将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下场。
就在这时,“分析师”似乎接收到了什么信息,低头看了看平板,然后对埃文说:“你的上线,代号‘信天翁’,刚刚尝试通过备用紧急通道与你联系,询问任务进度。根据我们追踪,信号源位于瑞士日内瓦湖边的一栋安全屋。”
埃文猛地抬头,眼中闪过难以置信的神色。备用紧急通道是他和上线之间最高级别的保密联络方式,理论上不可能被侦知!
“看来,‘信天翁’先生很关心你。”“分析师”的语气依旧平淡,但在埃文听来,却充满了讽刺。“为了你的安全,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我们建议你,亲自给‘信天翁’先生回复一条信息,报个平安。”
说着,“分析师”将另一个经过特殊改装、完全在“龙盾”监控下的通讯设备推到了埃文面前。屏幕上,已经草拟好了一条看似正常的加密信息:“任务进展顺利,已接触目标外围,需更多时间渗透,暂无需支援。”
这条信息看似是报平安和请求耐心,但实际上,它是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信标”。一旦发出,接收方在解密阅读的同时,其终端设备就会被植入一个由“伏羲”编写的、极其隐蔽的追踪溯源程序。
埃文死死盯着那条信息,内心在进行着天人交战。他清楚这条信息一旦发出,可能带来的后果。但他也明白,如果自己不回复,上线很可能会判断他已暴露或叛变,从而启动清除程序,或者彻底切断与他的联系,让他失去价值,甚至可能危及他远在德国的家人(这是温斯顿控制他们的常用手段)。
是赌一把,发出信息稳住上线,争取时间?还是坚决不合作,承受即刻的风险?
在“分析师”平静目光的注视下,在对方展现出近乎全知的、掌控一切的压迫感下,埃文内心那名为“忠诚”和“职业操守”的壁垒,裂开了一道缝隙。他需要活下去,需要稳住局面,至少……要先确保自己的安全。
他颤抖着手,输入了只有他和上线知道的、确认信息真实性的动态验证码,然后按下了发送键。
信号发出的瞬间,单向玻璃后的指挥室内,杨大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