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
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透过窗棂,望向了外面那片已经暗淡下来的天幕。
一两颗星急的星辰,已在天边悄然亮起。
一个石破天惊的念头,如同雷电般劈开了我所有的思维定式。
如果……这不是地上的图,而是天上的图呢?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再也无法遏制!
我立刻调动【数据之眼】,命令它:“以该图为基准,调取当前时区标准星图,进行重叠比对!”
【指令收到。
星图数据库加载中……重叠比对开始……】
冰冷的数据流在脑中飞闪过。
一张由无数光点构成的、现代天文学绘制的精准星图,瞬间覆盖在了那张古图之上。
我屏住呼吸,等待着那“完全吻合”
的奇迹时刻。
然而——
【比对结果:相似度173。
匹配失败。
】
失败了?
我的心脏猛地一沉。
难道这个方向也是错的?
不……不对。
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死死地盯着脑海中那两张重叠在一起的图。
它们确实不匹配,但又存在着某种诡异的关联。
那些被古图定义为“主峰”
的最高点,往往能与星图上某些最亮的恒星(如天狼、织女、大角)遥相呼应,但位置却生了明显的偏移。
那些被描绘成“大河”
的蜿蜒曲线,其走势与星空中银河的轮廓有几分神似,却又像是一个被扭曲过的影子。
偏移……扭曲……
为什么会这样?
我呆呆地看着古图上那一条条被古人认为是“龙脉”
的磅礴曲线,它们在我的数据视野里,不再是山,而是一条条由光点构成的轨迹。
等等……轨迹?
我的脑中,一个连我自己都感到荒谬和震撼的词语,猛地跳了出来。
岁差。
这是现代天文学的一个基本常识。
地球并非一个完美的球体,它在自转的同时,其自转轴也在以一个极其缓慢的度,围绕着一个中心点进行着周期性的“晃动”
。
这个晃动的周期,长达两万六千年。
这个宏大到令人难以想象的“晃动”
,会导致一个结果——在地面上观察星空,所有星星的位置,都会随着千百年的时光流逝,而生缓慢的、肉眼难以察觉的偏移。
今天的北极星,在一万多年前,并不是“北极星”
。
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时,他们心中的“北极星”
是天龙座a星。
古人无法理解这种横跨万年的宇宙变化,在他们眼中,星辰的位置是永恒不变的“天道”
。
当他们通过某种方式,观测到这种“天道”
的变迁时,只会将其归结于神明的启示,或是世界的某种终极奥秘。
而这张图……
这张图记录的,难道不是某一刻的星空。
它记录的,是星辰……移动的轨迹!
它是一张记录了“斗转星移”
的,动态的时间地图!
我的心脏狂跳起来,全身的血液都因为这个疯狂的猜想而冲上了头顶。
“【数据之眼】!”
我在心中用尽全力呐喊,“以当前星图为基准,启动岁差模拟!
时间轴,向前回溯!
步进单位:一百年!”
【指令收到。
岁差模型启动,时间轴逆向演算开始……】
我的眼前,那张虚拟的星图开始缓缓转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