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纪律严明,战力强悍的西漠军。
她亲自率军出征,像旋风一样扫清了盘踞在盆地周边的大小匪帮,并收容所有愿意遵守规矩的流亡者,西漠州的名声逐渐远播,吸引了越来越多渴望安宁的人们来此定居。
边境之地,从此有了一把锋利的守护之剑。
两位女子,一文一武,一内一外。
曾经的流亡者们,终于在这里扎下了根,拥有了可以称之为家的土地。
数年光阴,弹指而过。
西漠州在许安宁与宋孤鸾的联手经营下,慢慢脱胎换骨,成为乱世中一个令人无法忽视的强大存在。
依靠着源源不断的雪山融水和日益完善的坎儿井水渠,盆地中开辟出了万顷良田。
宋孤鸾也带更多人开凿铁矿,打造更多军中武器,甚至还秘密端掉朝廷的铁矿,还遇到了小河村的人,许青松几个被调来挖矿,有了他们的消息透露,掌握铁矿变得更容易。
于是,西漠州能吃饱的消息,在战乱和饥荒肆虐的中原大地慢慢传开。
无数活不下去的流民、躲避战火的工匠、还有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武士,开始拖家带口,历经艰险,朝着这片传说中的世外桃源涌来。
西漠州的人口那增加的实在厉害,城池一扩再扩,也更加繁荣起来。
面对涌入的人群还有资源的需求,固守盆地实在有点难以支撑,在许安宁的大力支持和文正公李文山的谋划下,宋孤鸾麾下的西漠军不断吸纳青壮,向外拓展。
她治军极严,赏罚分明,更将黑云骑的传统和经验倾囊相授,后面加入军队的人越来越多,成分虽然复杂,却迅速练出了强悍的战斗力。
暗影出去探查了消息,朝廷在靖南王的攻势下早已土崩瓦解,京城不在,皇族也早已荡然无存。
然而,靖南王并没能顺利一统天下。
各地手握兵权的将领、还有据城而守的豪强纷纷自立,中原大地陷入了更加混乱的军阀割据时期。
面对这乱局,西漠州核心人员过激烈辩论,最终达成了共识,偏安终难自保,唯有以攻为守,打出更大的生存空间。
“我们的根基在西漠州,但我们的未来,在更广阔的天地!” 宋孤鸾在点将台上,对着麾下士气高昂的将士们朗声道。
西漠军的兵锋,终于指向了盆地之外。
向西进军水源更为稀缺的戈壁滩,剿灭盘踞在那里的沙匪,控制重要的商道节点,并寻找可能的地下水源。
向东直面吞并旧朝核心区域,西漠军在这个方向很谨慎,主要以蚕食、渗透势力为主,不断试探着这个物件的虚实。
向南探索通往更温暖湿润区域的通道,寻找出海口和新的资源。
向北和那些小型部落合作,通商,带去文化的交流。
宋孤鸾不仅是在开拓疆土,更是在实战中淬炼着她的军队,并将西漠州垦田安民的政策带到了新占领的区域,迅速稳定人心,将占领地转化为新的兵源和粮仓。
西北自古干旱,但可以种土豆,小麦和粟米,在西漠州种粮食不太行,但吞并的东边可以。
于是,许安宁又拿出空间里的土豆以及耐旱的种子,开始大种特种,不仅让更多人吃饱饭,更是解决了宋孤鸾军队粮食支撑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