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是一张“内部电影”
证,疑惑的问道:“这是啥啊?是上哪去看的?”
中年男人看凌飞真不明白,笑道:“快收起来吧,这可是好东西,大姐对你还真是难得的大方,有这证你就可以带你对象去景山前街的军委‘三座门礼堂’和军博旁边的‘军委小礼堂’,看那些不公开放映的内部电影。
每个星期六、星期天晚上7点才有放映,两毛钱一张票,要凭这张证才能买票。”
“谢谢,谢谢。”
凌飞赶紧又了一圈香烟,知道今天是捡到宝贝了,拿上那张“内部电影”
证就赶紧溜,心里在想这“内部电影”
证应该不是人人都一张的吧,看来自己这算是享受到点特权了。
出来后直奔小卖部,过去一看边上还真有书店,进去一看,其中一只标着“内部读物”
的柜台里放满了只用简单的灰色、黄色、蓝色、白色、绿色,单一色调作书衣来分类的小说,想到:怪不得叫“皮书”
。
低头一看,“灰皮书”
都是一些,德国伯恩斯坦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考茨基的《无产阶级专政》、《陷于绝境中的布尔什维克主义》等政治、哲学着作。
凌飞对这些没兴趣,想到中年人看的是“黄皮书”
,凌飞就看向“黄皮书”
。
一眼就现了那本阿克萧诺夫的《带星星的火车票》,再看其他还有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爱伦堡的《人岁月生活》和《解冻》、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叶甫图申科的《娘子谷》、特罗耶波尔斯基的《白比姆黑耳朵》、索尔仁尼琴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西蒙诺夫的《生者与死者》和《最后一个夏天》、特里丰诺夫的《滨河街公寓》、沙米亚金的《多雪的冬天》、拉斯普京的《活着,可要记住》、邦达列夫的《热的雪》和《岸》等等,以及西方现代派文学作品如萨特的《厌恶》、加缪的《局外人》等各种小说、诗歌、剧本也以“黄皮书”
的形式出现在了凌飞面前。
这一下,凌飞是真被震惊了,想不到在这在荒芜的年代里,会被他找到这些书,更惊讶的是在这个年代居然会有卖这些书的地方,这说出来谁能相信啊,可现实是这些书就摆在他面前,这些应该都算是这年代里特权阶层的享受了吧。